本報特約記者 林 海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連日來,島內媒體對于胡錦濤總書記春節前夕到福建漳州探望臺商時明確表態支持兩岸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反響熱烈。22日,馬英九借出席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之機,對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進行首次回應,強調簽署ECFA“絕對有必要,而且動作要快”,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更進一步表示,兩岸會在第5次“陳江會談”中簽署ECFA。臺灣《工商時報》的評論稱,這是馬英九近來對兩岸商簽ECFA進度所做的最積極的表態。一般認為,在兩岸高層對此明確表態之后,雙方簽署ECFA的進程將會加速完成。
馬英九催促“快簽”
據臺灣《工商時報》23日報道,近年來,海基會每年舉辦的臺商聯誼活動都會成為臺當局宣示大陸經貿政策的重要場合,今年也不例外。22日上午,海基會舉辦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會,不僅馬英九親自赴會,“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經濟部長”施顏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重量級人物也都悉數到場,而事涉臺商切身利益的ECFA議題更成為全場聚焦的焦點。
馬英九表示,他上任后首先改善和大陸的關系,兩會恢復協商之后,已經簽署12項協議和1項共識,使兩岸出現和平的曙光。今年臺灣經濟將面對很多挑戰,簽署ECFA“絕對有必要,而且動作要快”。馬英九甚至直接宣稱,做“總統”就是要創造一個機會,讓臺灣人在國際上不但生存發展,而且受尊敬,如果他做不到,就不配做“總統”。為了強化對ECFA的宣傳力度,馬英九還特別提出“一幫、二不、三要”的口號。他表示,“一幫”就是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臺灣競爭力;“二不”就是不開放大陸勞工及不增加從大陸進口的農產品;“三要”就是要關稅減免、要投資保障、要保護知識產權。而為了證明ECFA對臺的利好程度,“經濟部長”施顏祥也在隨后的報告中表示,兩岸簽署ECFA之后,臺灣“GDP”將上升1.72%,出口增加約5%,整體就業人數增加約26萬人,也有助臺灣與主要貿易伙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臺當局高層明確表態要全力推動ECFA引發現場臺商熱烈回應,江丙坤更進一步宣布,希望在第五次兩岸兩會協商中完成簽署ECFA,完成兩岸之間真正的“大三通”,為臺灣創造更多商機。
綠營叫囂“公投”
眼看著馬當局強力推銷ECFA,凸顯其對臺灣經濟的重要作用,民進黨則持續展開猛轟。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民進黨“立委”潘孟安、賴坤成等人23日舉行記者會,宣稱擔心簽訂ECFA后,大陸農產品仍會進到臺灣,影響臺灣農民生計。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更直接炮轟馬英九稱,難道因為你要當“總統”,就要犧牲臺灣民眾的權利嗎?“立委”管碧玲則強調ECFA是經濟整合的一項協議,理應經過“公投”,但馬英九把民眾排除外,甚至連在“國會”專案討論都排除,如何讓民眾信任。
民進黨拉高“批馬”調門,一向被視為民進黨“小弟”的“臺聯黨”也迅速跟進。據“中央社”報道,“臺聯黨”主席黃昆輝23日召開記者會,呼吁馬當局應負責地將ECFA的利弊得失,向民眾做一個清楚說明,然后交由民眾決定。他宣布,將推動新一波ECFA“公投”,并規劃在3個月內完成第一階段聯署。黃昆輝還揚言,ECFA“公投”進行期間,臺當局不能與大陸簽署ECFA,即使簽署未經民眾同意,也是無效的。他宣稱,如果馬當局執意簽署ECFA,將打“憲法”官司、要求“釋憲”。
多數媒體叫好
臺灣《工商時報》的評論稱,馬英九借著對大陸臺商會長的信心喊話,傳達臺灣想要盡快簽署ECFA,并且有了時間表。這番簡短的談話并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意義,恐怕主要還在于要透過發言的時間點,與胡錦濤主席的談話產生相互呼應的激蕩效應。這也算是為兩岸進入事務性商談“后難”時期的談判階段,打一劑大局平穩的強心針。
臺灣《中華日報》的社論認為,胡錦濤與馬英九都對ECFA作出明確表態,顯現兩岸高層對于推動ECFA已有高度共識。如今兩岸高層都已形同“掛保證”,民進黨抹黑的“邊際效益”必然會遞減。我們相信農民終會理解,簽訂ECFA對臺灣、對農民絕對利多于弊;我們也盼望,民進黨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繼續自欺欺人。
但臺灣《新生報》的評論稱,我們希望兩岸洽簽ECFA,但既然ECFA是“做生意”、“競爭力”的事,那簽署ECFA則必然是涉及雙方互有利害,甚至沖突的談判。因而不可能大陸盡給好處,他們盡給好處,我們也會更不放心。我們期待當局付出更大的努力,創造一加一大于二的利益,不僅有近期的利益,也能開創兩岸長久的利益。否則絕不是我們所要的ECFA,這種ECFA寧可不要。親綠的《自由時報》則以“馬英九賭上總統職位”為題報道,稱馬英九過多宣揚簽署ECFA的重要性,但對民眾關切ECFA帶來巨大的負面沖擊則甚少著墨。
有島內分析人士認為,除了《自由時報》、民視、三立電視臺等親綠媒體與民進黨、“臺聯黨”外,臺灣絕大多數媒體與民眾,都認同與大陸簽訂ECFA這一條路,包括經常與馬當局唱反調的《蘋果日報》,也經常有支持ECFA的言論。在這種氛圍下,原本馬英九對ECFA的說法是“一定要立法院通過才會簽訂”,但最近則強調“不能不簽”,其立場已經越來越堅定。對臺灣來說,簽署ECFA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大陸想要對臺灣表達善意,ECFA也是最有利的途徑,正因此才會有兩岸高層就ECFA隔空喊話的現象。▲
環球時報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