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本報特約記者 李 泉
中美兩大經濟體相繼實施緊縮政策最近讓全球股市有點“找不著北”。不過,就在投資者爭論兩國貨幣政策走向時,中美兩國接連表態,將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中國22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重申,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美聯儲上調貼現率之后,不少美聯儲官員也分別在不同場合,表達了繼續保持長期低利率政策的決心。然而,市場似乎對此并不買賬。
中國股市開年“兩連綠”
繼美國道瓊斯指數22日小幅下跌0.18%后,中國股市承接虎年首日“開門綠”,23日繼續下挫。在對貨幣政策從緊的擔憂情緒下,滬深兩市股指23日雙雙低開低走,滬市全天一度最大下跌2.15%,至收盤跌幅收窄,上證收于2982.57點,跌幅0.69%;深成指收于12069.21點,跌幅1.18%,。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春節前夕中國央行在不到1個月內兩次上調準備金率,是中國節后股市下挫的重要原因。據美國彭博社23日報道,中國中央政治局會議22日重申了堅持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不變,美林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陸廷認為,這是釋放的一個信號,表明在今年第四季度前,中國不大可能大幅度改變金融政策導向,也不會大幅度加息。然而,市場并未將此消息當作利好,23日中國股市依然收跌。
招商證券周小平2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忽略利好,放大利空,表明市場的熊市心態明顯?!彼J為,“繼前期陽歷年開門綠后,陰歷年開門繼續下跌,這預示著市場至少在一季度難有行情?!?/p>
兩國都表態將繼續“寬松”
香港《南華早報》23日表示,中國政府一方面重申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另一方面連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反映了“中國中央政府所面臨的微妙形勢”,政府需要在支持消費和阻止通脹之間尋求艱難的平衡。文章援引中國學者的觀點稱,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物價上漲的趨勢已經形成,現在中國政府的目標是確保老百姓消費的同時,又保障物價不會過快上漲。
據美聯社23日報道,自上周四美國意外上調貼現率以來,許多美聯儲的地區負責人紛紛出來“滅火”,包括美聯儲亞特蘭大、紐約分支負責人。其中,舊金山美聯儲主席葉倫22日對美聯社表示,美聯儲不會在近期大幅度提高利率,“美國需要維持低利率來確保經濟復蘇,并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會在24日和25日出席美國國會舉行的貨幣政策聽證會,向投資者解釋美聯儲上周意外上調貼現率的理由,外界猜測他極有可能會表態繼續堅持寬松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歷史最低水平”。
中美經濟面臨復雜形勢
法國《費加羅報》表示,北京和華盛頓的“言行不一”一方面是擔心過多的貸款會導致金融泡沫,以及通脹壓力的增大,希望采取一些措施,給信貸熱降溫;另一方面,兩國又都認為,目前的經濟復蘇成果尚未鞏固,形勢遠未明朗,立刻進入退出機制為時過早。美聯社則表示,美國高企的失業率讓白宮擔心,過早進入“退出機制”將使控制失業率的努力前功盡棄,而中國則擔心過早的貨幣政策調整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更有媒體指出,中、美兩國的政策術語往往都是“具有彈性”的。法國《回聲報》就評論說,為了避免政策突然轉向所帶來的沖擊,中國政府往往會在最后一刻改變政策名稱,而在此前早已悄悄改變內涵。如“適度寬松政策”,強調“適度”和強調“寬松”,其意義也許截然相反,此前“適度從緊”時已有先例。同樣,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也援引香港金融界人士的分析指出,盡管美聯儲高官紛紛站出來強調“貨幣政策不變”,但投資者相信,在“政策不變”的框架下,許多調整會悄然啟動。▲
環球時報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