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就在美國國會能源和商業委員會23日召開豐田召回問題聽證會之前,豐田公司北美區負責人詹姆斯·蘭茨向美國消費者發出道歉信,承認在處理召回問題上“動作遲緩”。而此前一天,豐田表示已收到美國聯邦大陪審團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出的傳票,要求對其召回過程中存在的舞弊啟動刑事調查。美國媒體表示,這意味著在國會即將舉行的聽證會之外,更多的美國機構加入了“拷問”豐田的行列。
據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道,紐約南區大陪審團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分別向豐田發出傳票,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這意味著豐田在美國將面臨刑事訴訟的可能。報道認為,這兩家機構同國會正在進行的調查目的相同,都試圖確認豐田在得知汽車存在安全隱患后,是否存在刻意隱瞞及行動遲緩等違規問題。
按計劃,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將在23日先對豐田汽車銷售部門進行質詢。《華爾街日報》網站23日說,該委員會22日致信豐田美國銷售部門負責人蘭茨,指責“豐田一貫否認電子缺陷是突然加速事故原因的可能性”,涉嫌“誤導公眾”。信件說,安全監管機構曾在2004年6月通知豐田,擁有電子油門控制的豐田凱美瑞因車速問題而接到的投訴比手動控制汽車多出400%。盡管有這些警告,但豐田似乎置若罔聞。連日本國土交通大臣也埋怨“豐田可能沒有把每個細節都向我們匯報。”日本政府已經表示,將重新評估汽車和其他產品的召回制度。
豐田章男周一已經秘密抵達美國參加定于24日舉行的美國眾議院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聽證會。他同時還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宣稱“要把豐田帶回到本源上來,將把客戶和公司的基本價值放到首要位置、放到核心位置。”
彭博新聞社23日說,面對四面楚歌,豐田汽車的支持者也展開了“反攻”行動,指責批評者的出發點是自身利益而非質量安全。《華盛頓觀察家報》的社論用了這樣一個標題:“黑幫政府盯上了豐田”。保守派代表人物拉什·林博說,運輸部長拉胡德儼然成了通用及克萊斯勒公司的“金牌經理人之一”。不過,根據豐田公司23日公布的數據,盡管豐田1月份在美國銷量大減,它在全球的表現仍相當強勁,增長了15.3%,售出53.75萬輛汽車。法新社說,這表明豐田品牌力仍然創造了很大需求。不過SMBC研究中心分析說,從2月份起豐田可能很難保持這一勢頭了,召回對消費者心理產生的強烈影響將逐漸顯現。▲
環球時報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