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萃

“十一五”前4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標仍十分艱巨。特別是今年一季度,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加快增長,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個季度的壓力。今后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5日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點評:淘汰落后產能要有鐵腕。

我們不僅要關心全球變暖問題,也要關心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自然資源不可再生的問題和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希望政府在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方面多做一點。只有相關部門把碳的價格、排污的價格理順后,社會才能以此為據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綠色發展應上升為中國的國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4月23日在2010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演講
點評:沒有政策支持,綠色經濟最多只是一個口號。

一季度全國共發生違法用地行為7661件,涉及土地面積3.1萬畝,其中耕地1.06萬畝,同比分別下降13.99%、上升1.01%、下降24.62%,立案查處的違法用地案件2705件,占用耕地面積6645.1畝,同比分別下降19.83%、8.74%。一季度國土資源違法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形勢依然嚴峻,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將嚴格規范管理,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管。——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建勤5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
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才剛剛開始,千萬不要低估調控的市場影響,也不要錯誤估計政策力度,以為新“國十條”還會像以前那樣無功而返,導致房地產調控變成又一次“空調”。因為,從這次嚴厲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內容看,調控目標是相當明確的,就是要從根本上遏制住房地產投機炒作,就是要堅決遏制高房價。——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5月4日在上海證券報撰文
點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12.8%,商品房上漲17.3%。是不是“空調”我們拭目以待。


由于美國經濟復蘇加快,下半年大宗商品、原油會繼續上漲,再加上寬松的貨幣環境,中國股市和樓市可能出現新一輪暴漲,暴漲之后,伴隨的將是股市的硬著陸。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復蘇已由很寬的大U型逐漸向倒V型轉變。再加上人民幣后期的升值,資金聚集速度加快,對2010年的股市將較預期樂觀,2011年則較預期更悲觀。——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總經理婁剛4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媒體圓桌會議上表示

誰在說房價下跌呢?是專家。什么是專家?專家就是在他的領域里犯錯誤的人。比如說情感專家,經常感情出軌,心理專家基本都有心理疾病,像我這種理財專家就是天天犯錯誤,股票專家更是滿嘴噴糞。政府從2006年每年都在政府報告中說要控制房價,但是房價天天漲。我曾經講北京的房價5年翻一番,今天我坐在這里講,再過5年北京的房價還會翻一番。——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劉彥斌5月9日在王府井圖書大廈進行新書簽售活動時表示
點評:噴糞的還是嘴嗎?
本輪房地產宏觀調控勢在必行是由目前社會現實中兩個“從未”決定的,一方面剛工作的年輕人對現在房地產價格過高過快增長,表達的呼聲從未如此強烈;同時中央高層領導在房地產價格上表達的意愿從未如此明確。近期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將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收到明顯成效,見效后會出現更加有力的宏觀經濟改革措施。——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4月2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破解迷局:聚焦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論壇上演講

GDP不能全面反映經濟發展。第一,GDP沒有充分反映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的質量差異;第三,GDP不能準確反映財富的增長;第四,GDP沒有反映非市場性家務勞動。——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5月1日在《求是》雜志撰文
點評:GDP——計的屁!

2010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有所好轉,外需出現復蘇勢頭,我國對外貿易開始恢復性增長,但是,當前外需不足仍是突出問題,今年出口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出口成本持續快速上漲,出口利潤空間將進一步收窄;貿易摩擦形勢更為嚴峻,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出口競爭將更為激烈,對外貿復蘇前景切不可過于樂觀。——商務部副部長鐘山4月26日在全國出口信用保險工作會議上發表演講

今年一季度,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保持了一
個較快增長,但出口增長慢于進口增長,貿易仍保持144.9億美元的順差,3月份出現了72.4億美元的逆差。這首先說明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發展,內需增長較強勁,導致或引發了進口的大量增加,同時也說明世界經濟恢復得還比較艱難,外需還較脆弱。——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4月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我國當前經濟結構失衡問題進一步惡化,貨幣政策應作相關調整。近階段出現的我國進出口貿易逆差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外匯儲備量過大。目前最緊迫問題是我國的利率已是“負利率”,這也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問題。因此,如何合理提高利率、控制信貸規模等問題已迫在眉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4月25日出席“CCER中國經濟觀察(CEO)” 第21次報告會時表示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面臨“走出去”的大好時機。在世界汽車市場大洗牌的格局中,我國汽車產業應從國際戰略化高度出發,進行前瞻性布局。估計未來5年內新興國家汽車銷量增加30%。我國的相對技術優勢,將使我國在未來10年內成為這些國家汽車及零配件的重要供應國。中國車企應加大對新興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這是我國車企實施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步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4月25日在2010中國汽車產經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并正在開始顯現他們巨大的潛能。中國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經濟體,這點毋庸置疑。中國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如今這種潛力已開始彰顯。從政策制定和高效程度上看,中國現已成為一個很好的投資對象。——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5月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目前我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原因之一是投資沖動怪圈沒改變。金融危機發生后,為拉動內需,很多地方通過擴大投資拉動消費。但高投資熱會造成某些產業出現產能過剩。為此,政府不得不采取緊縮政策。緊縮政策實施后,各地普遍感到經濟增長放緩,財政收入減少,失業問題嚴重。如此,中央又轉向寬松政策。投資從擴張到緊縮,再到擴張再到緊縮,陷入投資沖動怪圈。——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4月25日在廣西南寧作《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的區域發展戰略》專題講座
國資委成立以來,央企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發展還不平衡,一些企業內發展能力提升還不夠快,發展方式還較粗放,過分追求規模擴張,低效資本占用過多,資本使用效率不高。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際上一些大企業相繼破產或陷入困境,其中一個共同原因就是過度擴張,盲目并購,大量資本投資于低效領域。央企要以此為戒。——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5月5日在《求是》撰文指出
點評:如何做強主業,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央企該好好補補課了。


觀察一年多來我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消費率并沒明顯提高。真正讓消費支撐起中國經濟增長,就必須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過去2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速度太慢,根本問題在于體制,需要克服那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性障礙,要建立一個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制度體系。——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4月24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校園落成典禮上演講
點評: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根深蒂固,要徹底轉變必須拿出具體政策措施。

國企不僅應從競爭領域退出,而且還不能壟斷國民經濟命脈。而現在,國企甚至還在競爭型領域擴張。國企應往公益事業領域收縮,國企的經營目標不是追求經濟效益,而是社會公平,不是追求盈利最大化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應追求國民福利的全面提高。地方性國企應追求當地居民的福利提高,這是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魏加寧4月21日在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演講
點評:應擺好“共和國長子”的位置,孝敬“父母”,承擔起社會責任。

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第一階段的效果已顯現,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依然較為寬裕。預計二季度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保持平穩,房價漲幅回落。目前需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的投資情況,保持樓市持續供給。稅收政策是長效性的政策,因此應全面考慮增減,出臺時應特別慎重,不宜放在當期作為針對房價的短期調控手段。——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5月10日在一季度REICO報告發布會上演講
點評:老百姓盼的僅僅是“房價漲幅回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