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汪衛華,袁水平,王芬芬,馮 沖,王彥彥,施建安,余海鷹,王俊紅
隨著遠程咨詢技術的發展,通過衛星遠程系統對各類疾病進行診療已被廣泛應用[1-2],心理疾病的診療與其他疾病不同,需要通過對病人的仔細詢問,觀察病人的精神面貌、表情、肢體動作和情感反應等獲取主要診療信息[3]。因此遠程咨詢方式能否適應心理疾病的咨詢要求,國內尚未見詳細的研究報告。為了解衛星遠程咨詢系統對心理疾病診療的可行性以及受試者的態度,我們對50名受試者和5名精神科醫生進行測試,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抽取3所部隊醫院的受試對象50 名,其中男性38人,女性12人;年齡19 ~65歲,平均年齡(38±12)歲;初中文化21人,高中20人,大專5人,本科4人,其中無心理疾病者20人,有心理疾病者30人。參加測評的精神科醫師5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人。
1.2 方法
1.2.1 測試工具 采用抽取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中代表不同因子的10個條目作為測試題,即S14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動減慢;S16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S18感到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S24自己不能控制的大發脾氣;S36感到別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S40 惡心或胃部不舒服;S45做事必須反復檢查;S50因為感到害怕而避開某些東西、場合或活動;S57感到緊張或容易緊張;S66睡得不穩不深。癥狀從無到重分別評分為0~4分(0無,1有, 2輕度,3中度,4重度)。
1.2.2 測試方法 ①在A醫院抽取20 名無明顯心理疾病的正常人逐個在該院遠程會診中心(軍衛Ⅱ號工程)接受C醫院的2名精神科醫師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對受試者進行測試,根據回答對癥狀的輕重有無進行判別,分別由受試者自己和醫師進行評分。②從B醫院抽取15 名心理科的住院病人由C醫院的2名精神科醫師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對受試者進行提問,癥狀的判別分別由病人自評和B醫院的2名醫師在現場面對面評分,由C醫院的2 名醫師同時通過遠程會診系統進行評分。③從C醫院抽取15 名心理科的住院病人進行測試,由B醫院的2 名醫師通過遠程咨詢進行提問、測試并同時評分,由C醫院的2名醫師在現場進行面對面評分。
1.2.3 滿意度調查分析 參加測試者每人均須填寫一份“軍隊遠程精神醫學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受試者為8項,具體內容為:圖象質量、聲音質量、自然度、咨詢方式、習慣度、與面對面比較、咨詢效果、滿意度。醫師再增加3 項即:溝通方式、診斷依據、自我感覺共11項內容。分為很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4級。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SCL-90中的10個項目進行自評、他評及他評間的等級相關分析。
2.1 對A醫院20名正常人SCL-90測試條目的結果比較 在對A醫院20名正常人的測試中,除S50條目一致性差外其余9項無論是自評、他評還是二者之間均有很好的一致性,見表1。

表1 A醫院20名正常人SCL-90中10條評分相關分析
2.2 對B醫院15名病人SCL-90測試條目的結果比較 在對B醫院的15名病人的測試中,S57條目病人與醫師間的評分不一致,醫師間的評分明顯相關,S36條目一些醫師間評分不一致,其他各項均顯示了較好的一致性,見表2。

表2 B醫院15名病人SCL-90中10條評分相關分析
2.3 對C醫院15名病人SCL-90測試條目的結果比較 在對C醫院的15名病人測試中,除了個別醫師組間對S36和S45條目評定顯示差異外,其余各項自評與醫師評分及醫師間評分均顯現了很好的一致性,見表3。

表3 C醫院15名病人SCL-90中10條評分相關分析
被調查的50名測試者有19.25%認為對遠程咨詢方式進行心理疾病咨詢效果非常滿意和認同,74.5%表示認同和滿意,6.25%基本滿意,其中有6人認為應進一步改善聲音質量。調查中未見不認同和不滿意的。
被調查的5名醫師對運用遠程咨詢方式進行心理疾病診療表示認同和滿意,無不認同和不滿意的。
遠程醫學是運用電子通訊技術在遠距離為臨床醫學提供支持與服務,遠程精神醫學即利用這種技術為精神醫學服務。許多發達國家充分利用這項醫學資源,服務的范圍涉及到醫院急診科、兒科、老年科、家庭、團體、軍隊、法院等[4-5]。國外一些研究對遠程精神醫學服務的可靠性進行了探討。主要的方法是用遠程精神醫學咨詢與面對面方式進行比較,用SCL-90評估癥狀或用ICD-10作為診斷依據。經過對不同的人群和病種比較結果證明評估的結果達到高度的一致[6-7]。幾乎所有的研究人員都認為遠程精神疾病咨詢與面對面的診療無明顯差異[8]。我們通過對50名受試者的測試,發現受試者與遠程咨詢醫生之間的癥狀評分高度一致。遠程醫師與面對面評分的醫師間的評分也明顯相關,顯示通過遠程咨詢對癥狀的判別與面對面的判別并無明顯差距,證明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對心理疾病的癥狀判斷是可行和準確的。
醫患雙方對遠程精神醫學服務的滿意與否是對遠程咨詢質量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調查的項目主要有診斷準確率、候診時間、價格、圖像、聲音質量是否清晰等,大多數的研究表明患者對遠程咨詢的服務滿意度非常高[9]。本研究也調查了50 名受試者和5名參加測試的醫師,結果也顯示了較高的滿意率。受試者尤其對遠程咨詢形式和咨詢效果認同,對圖像和聲音質量感到滿意。5名參試的心理醫師對遠程咨詢形式也感到自然,能與受試者自由溝通、對癥狀的評估要素齊全,感到與面對面訪談無大的差異,自我感覺良好,雙方都認為通過遠程咨詢形式可以滿足心理咨詢所需要的主要要素,且省時、快捷、安全是軍隊進行心理疾病咨詢的理想方式。
通過測試我們也發現由于圖像和聲音傳播技術方面的原因,有少部分受試者覺得遠程咨詢總不像與專家面對面來得自然;個別老年人由于視、聽力方面的障礙,感到對設備的使用不習慣,過去的一些研究中也發現過類似的問題[10]。有些參試醫師擔心在遠程咨詢過程中一些暗示性語言對患者作用可能沒有面對面效果好。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高清晰度的遠程傳輸技術必能滿足精神醫學診療技術的所有要求[11]。
[1] 陳 紅.軍隊遠程精神醫學服務的思考[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 2008,26(1);75-77.
[2] Manfredi L, Shupe J, Batki SL.Rural jail telepsychiatry;a pilot feasibility study[J].Telemed JEHealth,2005,11(5):574-577.
[3] 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184-185.
[4] Paing WW,Weller RA,Welsh B,et al.Telemedicin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Curr Psychiatry Rep, 2009,11(2):114-119.
[5] Hailey D,Ohinmaa A,RoineR,et al.Limitations in the roution use of telepsychiatry[J].JTelemed-Telecare, 2009,15(1):28-31.
[6] SorvaniemiM;Ojanen E, Santamaki O.Telepsychiatry in emergency consultations:a follow-up study of sixty patients[J].Telemed JE Health,2005,11(4):439-441.
[7] Hyler SE, Gangure DP, Batchelder ST.Can telepsychiatry replace in-person psychiatric assessments?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studies[J].CNS 2005,10(5):403-413.
[8] Rowe N,Gibson S,Morley S,etal.Ten-year experience ofa private nonprofit telepsychiatry service[J].Telemed JEHealth, 2008,14(10):1078-1086.
[9] Myers KM,Valentine JM,Melzer SM.Feasibility,accep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elepsychiatr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Psychiatry Serv, 2007,58(11):1493-1496.
[10] 姚 決,張 鵬.遠程醫療咨詢中出現的問題與討論[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3,19(6):20-22.
[11] 韓 成.基于超高清晰度遠程醫學系統的建設[J].醫療衛生裝備, 2009,30(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