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功建
?
讀“近視及其預防”引發的思考與剖析
吳功建
閩清職業中專學校
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高居不下,并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近視形成的因素大致劃分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營養體質因素。近視將影響學生的學習、升學、就業等。為了預防近視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近視 近視根源 近視危害 預防對策
2010年6月6日是第15個全國愛眼日。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下意識地提醒學生要注意保護眼睛,并給學生布置一道課外作業題:認真閱讀七年級生物下冊P90-92“近視及其預防”一節課本內容,思考P95練習第5小題,并寫一篇讀后感。我也細細地深入思考這一道全社會面臨的難題。
背景資料:七年級生物下冊P90-92“近視及其預防”的原文內容如下:……近視及其預防……你的眼睛近視嗎?近視會給人造成許多不便,也影響你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影響到你的學習和生活。近視是怎樣形成的呢?……為了預防近視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米左右。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躺臥看書。不走路看書。P95練習第5小題原文內容:……5.你們班近視的同學多嗎?調查一下本班同學的近視率,跟同學一起分析患近視的原因,討論保護視力的措施。
經過認真閱讀這些內容并仔細思考后,再看看講桌下眾多閃閃發光的一付又一付的“眼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國家、學校、家庭各方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近視問題,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學生近視,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經過深入學校調查研究,請教當地眼科醫生及配鏡師等專家學者,廣泛查閱收集相關資料,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問題分析,以供學校、家長、學生參考與借鑒。
以下數據來自縣教育局小學六年級、初三、高三畢業生體檢報告。全縣六年級學生3214人,其中視力低于1.2的人數為1613人,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0.2%。全縣初三學生3072人,其中視力低于1.2的人數為2101人,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8.4%。全縣高三學生2083人,其中視力低于1.2的人數為1647人,視力不良檢出率為79.1%。
中小學生近視還表現出低齡化。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327人,其中視力低于1.2的人數為38人,視力不良檢出率為11.6%。
2004年,教育部《200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指出,我國7~12歲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2.5%,初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9.4%,高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77.3%,大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80.0%,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目前,據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的防治兒童近視研究項目的前期調查顯示,我國人口近視發生率為33%,全國近視眼人數已近4億,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視高發群體——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則高達50%至60%,我國是世界上近視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視眼人數世界第一。
近視的成因比較復雜,影響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劃分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營養體質因素。
2.1 遺傳因素。根據大量的調查資料,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中度以下近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高度近視的遺傳類型,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遺傳又往往受客觀環境,即生活條件的影響使之變異,增加了遺傳的復雜性。
2.2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這是最古老的學說,雖然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大量國內外有關調查研究報告看,已公認遺傳與環境是近視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但是,在近距離閱讀或近距離工作的影響下,為什么能產生近視?調節學說認為: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青少年時代出現,由于青少年眼的調節力特別強,對近距離工作學習有高度適應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勞。但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緊張,睫狀肌會發生疲勞甚至痙攣而出現調節性近視,不及時消除,任其持續發展則可成為不可逆轉的真性近視。或通過其他途徑影響到眼球軸的延長。需要強調的是諸如照明光線、閱讀姿勢、對比度、字小模糊、距離太近和閱讀時間長等都是形成近視的外部因素。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不正確的握筆姿勢是導致眼睛近視的重要原因之一。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認為,近視眼的最大成因并不在于傳統所認為的眼睛離書本太近,而是錯誤的握筆姿勢。褚教授主持的實驗室調查了300名正視學生、300名近視學生的握筆姿勢,發現正視兒童較多采取拇指與食指不相碰的姿勢,而近視學生喜歡拇指與食指對捏或交叉,度數越深,采取錯誤姿勢的比率越高。不僅近視的發病與采用不同的握筆姿勢有關,屈光度的加深與錯誤的握筆姿勢也相關。
2.3 營養體質學說。從一些資料分析看,微量元素鎘、鍶和鋅等的缺乏和體質的薄弱也可影響到近視的發生。因此偏食也是造成近視的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醫學研究證實,隨著近視度數加深,各種眼病的發生率將顯著增加,像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等,特別是高度近視更容易引起上述并發癥,嚴重的可以致盲。學生近視,將影響中國高素質人才職業的篩選,縮小不少特殊職業人員的選取范圍,它甚至成為高中生高考健康體檢專業受限的首要因素,這一結果將是對實現中國21世紀健康目標的嚴重挑戰。
不可低估近視對學習的影響。近視的學生要多付出更多努力。近視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時間稍長還會出現眼疼、眼睛干澀、眼球充血等視疲勞的現象;學習一段時間,孩子就不得不休息一下,因此,近視孩子更累!近視影響注意力、答題速度。近視后易引起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紊亂,更易引發腦疲勞,出現:思維遲鈍、開小差等癥狀,聽課質量及學習效率下降。長期腦疲勞更會影響到大腦反應速度,最終造成考試成績的下降。近視還會使學生自信心降低。以上學習障礙的誘因如不及時解除就會引發情緒困惑,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自感沮喪和憂愁,使孩子缺乏自信,對學習、成長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近視和其他的高危疾病不大一樣,它并非是突發性的,而是漸進性的。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家長和學生都缺乏保護視力的意識和方法,所以要加強對防治近視的重要性及科學方法宣傳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形成足夠的聲勢和氛圍。
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把學生的視力好壞納入學生升學考試體質健康之列,改變以往視力好、視力差無所謂的被動局面,激勵學生以至家長重視保護眼睛,預防近視,使“要我防”變為“我要防”。
學生要科學養護眼睛,形成良好習慣。為了預防近視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①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米左右。②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③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①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②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③不躺臥看書。④不走路看書。此外,注重營養,不偏良,多吃蔬菜水果,常吃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杏、枇杷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每天睡眠8~10小時,多參加體育鍛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等,都可以有效預防近視。
總之,只要科學養眼護眼,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近視就會遠離中小學生。
[1] 朱正威.生物學(七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胡集榮.人體解剖生理學(上冊)[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