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娜
?
煤礦電氣設備管理現存問題之我見
葉麗娜
永春煤礦
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整個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完善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做好煤礦安全工作的保障之一,對避免和減少煤礦井下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簡要分析了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的內容、存在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煤礦 電氣設備 管理
企業要發展,加強管理是關鍵。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整個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神經與人體的關系。加強和完善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做好煤礦安全工作的保障之一,對避免和減少煤礦井下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一是保障電氣設備正常、可靠運行;二是避免人身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發生。電氣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貫穿于選型、采購、入庫檢驗、安裝調試、使用、檢修、事故調查、處理等生產全過程。該系統由“軟件”、“硬件”及“人”三部分組成。“軟件”是指《煤礦安全規程》等技術法規,各類設備管理,安全用電檢修等規章制度。“硬件”是指:①能對電氣設備入礦進行安全、性能等綜合檢驗的儀器、儀表;②安裝、維修電氣裝備時使用的各類保安工具;③為避免事故而設置的各類保護器具。“人”是系統工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因為系統中的“軟件”和“硬件”都要靠人來掌握和使用,一般情況下,人為因素是安全管理系統失敗、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為加強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狀態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電氣火災一般是指由于電氣線路、用電設備、器具以及供配電設備出現故障性釋放的熱能,如高溫、電弧、電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釋放的能量,如電熱器具的熾熱表面,在具備燃燒條件下引燃本體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災,也包括由雷電和靜電引起的火災。電氣火災主要包括漏電火災、短路火災、過負荷火災、接觸電阻過大火災等。對此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對用電線路進行巡視,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2)在設計和安裝電氣線路時,導線和電纜的絕緣強度不應低于網路的額定電壓,絕緣子也要根據電源的不同電壓進行選配,防止超負荷使用。
(3)安裝線路和施工過程中,要防止劃傷、磨損、碰壓導線絕緣,并注意導線連接接頭質量及絕緣包扎質量。
(4)在特別潮濕、高溫或有腐蝕性物質的場所內,嚴禁絕緣導線明敷,應采用套管布線,在多塵場所,線路和絕緣子要經常打掃,勿積油污。
(5)嚴禁亂接亂拉導線,安裝線路時,要根據用電設備負荷情況合理選用相應截面的導線。并且,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建筑構件之間及固定導線用的絕緣子之間應符合規程要求的間距。
(6)定期檢查線路熔斷器,選用合適的保險絲,不得隨意調粗保險絲,更不準用鋁線和銅線等代替保險絲。
(7)檢查線路上所有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要求附近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觸電包括與正常帶電部分接觸觸電、與漏電部分接觸觸電(這些漏電部分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應帶電的)和沒有直接與電氣設備接觸觸電等。
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在電氣設備設計、制造使用和維護過程中,要認真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做到安全用電,防止觸電的主要措施有:
(1)使人體不能接觸或接近帶電體,如采取柵欄門隔離、設置閉鎖機構等;
(2)設置保護接地;
(3)在井下高、低壓供電系統中,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4)采用較低的電壓等級;
(5)維修時使用保安工具。
在瓦斯和煤塵爆炸事故中,由于電火花等電氣設備失爆引起的瓦斯和煤塵事故占有較大比例。為了滿足煤礦井下需要,國家制定了防爆電氣設備標準,各種類型防爆設備的防爆措施不同,必須依據國家標準GB3836執行,保證各類防爆措施有效。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還不能完全控制雷害的發生,但通過必要的防雷措施,可以減少雷害的發生,避雷針和避雷線是防止雷直擊電力設備或建筑物的有效措施。
漏電可分為集中性漏電和分散性漏電兩種。前者指電網某一處發生漏電;后者指某條線路的整體絕緣水平降到安全值以下。漏電易造成人身觸電傷亡,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引起火災等重大事故,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第視。預防措施主要有:
(1)避免電纜、電氣設備浸泡于水,防止擠、刺而使電纜損壞;
(2)導線連接要牢固、無毛刺;
(3)不增加額外部件;
(4)設置保護接地;
(5)對于電網的對地電容電流進行補償;
(6)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所謂的過流是指電氣設備的實際電流大于額定的電流值。過流會使電氣設備絕緣老化,降低使用壽命,造成電氣設備燒毀,引發電氣火災,引爆瓦斯、煤塵。
預防措施主要依靠日常檢修和巡回檢查。
礦井監控系統是煤礦高產、高效、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環境安全監控系統主要用來監控有關氣體(CH4,CO2,O2等)濃度、風速、負壓,濕度、溫度等數據,從風門、風窗主要設備開停狀態,實現甲烷超限聲光報警、斷電及風—電閉鎖控制等。安全監控系統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設備,也是機電安全管理的一個主要內容。
煤礦的電氣設備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礦領導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但由于煤炭行業受資金、人才的影響較大,目前尚存在一些主要問題,表現在:
設備存在的隱患比較多,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增大了工作難度。沒有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無法對購進設備進行必要的性能、指標、安全性能監測;維修、檢修用配件、工具不足;運行中的大型設備及電網供電采用的保護裝置不完善。
制定了相應的制度、規章,但實施力度不夠。同時,普遍存在著領導干部重視瓦斯、煤塵、水災等的綜合治理,對機電方面重視不夠的現象。因此,具體工作人員在操作時對各類制度、措施的實施大打折扣,留下了許多重大隱患。
我礦仍然存在人員素質差,知識、技術水平滿足不了實際工作需要等問題。許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日常工作中對需嚴格執行的規章、措施,執行力度不夠。
要切實做好煤礦機電安全管理工作,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對人、財、物資源合理配置,從而建立機電安全管理系統,并使之正常運轉起來。在機電設備管理上,我們應堅持依靠科學技術,合理安排設備資金,在購進設備時做到:技術先進,工藝合理,設備保護齊全且靈敏可靠,對在用的設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使我礦設備的管理做到科學化、制度化、合理化。
建立健全適合本單位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類設備臺賬、卡片、采購標準、出入庫管理、安裝調試、維修、檢修以及責任追究等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規章制度,從制度抓起,從基礎管理抓起。建立電氣設備采購制度和標準,并給以必要的檢測,確保合格的產品投入使用。
煤礦企業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大多為特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組建一支專門的機電安全監察隊伍,監督、檢查機電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以避免人為因素引發的機電安全管理系統失控、失效。認真做好電氣設備的采購、檢測、安裝調試、檢修、維修等人員的技術培訓,并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同時制定崗位責任制。加大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和職業技能。合理配置必要的檢測儀器、儀表,檢修、維修工具和備件,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加強對電氣設備和電纜的安全檢查,每次安全檢查和調整結果應計入專用的記錄簿內,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把重大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信息反饋制度,致力于上下信息溝通,便于機電設備在安全生產中的正常運轉。
總之,我礦由于基礎比較薄弱,電氣設備管理存在較多問題,必須從各個方面入手,扎扎實實做好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