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敏倫,赫玉芳,趙雪嬌,初洪波,趙全成
(吉林天藥現代中藥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長春130012)
尾葉香茶菜(Rabdosia excisa)系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又名龜葉草、狗日草、野蘇子等,全草入藥,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活血之功效,主治胃炎、腹脹、經閉、癌癥初期、蛇咬傷等。在朝鮮多被用來治療傷風感冒和咽喉腫痛。尾葉香茶菜的植物資源分布很廣,主要分布在東北[1]。近年來國內學者對該屬的化學成分研究較多,吉林大學桂明玉等[2]從尾葉香茶菜中分離得到 4個貝殼杉型二萜類新化合物exeisanin H、I、J、K及8個貝殼杉型二萜類已知化合物。二萜類化合物為香茶菜屬植物典型特征性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菌消炎、抗氧化及保護心血管等作用[3]。筆者在參考以前研究的基礎上對尾葉香茶菜總二萜類成分的抗腫瘤活性進行了研究[4]。本實驗以體外、體內方法,觀察尾葉香茶菜總二萜類成分對體外培養腫瘤細胞、小鼠S移植性實體瘤的作用,以對其抗腫瘤機理進行探討,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1 細胞 MCF-7(人乳腺癌細胞),NCI-H446(人小細胞肺癌),MGC-803(人胃癌細胞),Swillc(人結腸癌細胞),CEN-2(人鼻咽癌細胞),SGC-7901(人胃癌細胞),K562(人紅白血病細胞),A375-S2(人黑色素瘤細胞),Hela(人宮頸癌細胞),BEL-7204(人肝癌細胞)、HL-60(人白血病細胞),均購自吉林省腫瘤醫院。
1.2 動物 S180等4種腫瘤腹水傳代小鼠,均購自吉林省腫瘤研究所。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 g,購自高新區實驗動物中心。
1.3 試藥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由吉林天藥現代科技有限公司中藥化學室提供;四甲基偶氮唑鹽(MTT)、青霉素G鉀鹽、硫酸鏈霉素、HEPES和DMSO為Sigma公司產品;胰酶為Difco產品;新生牛血清(FBS)為北京元亨圣馬生物技術研究所產品;RPMI-1640培養基為Hyclone產品;注射用環磷酰胺,規格為200 mg/支,批號為20080102,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產品。
1.4 儀器 CK2TRC-3熒光倒置顯微鏡,OLYMPUS-日本產品;D-63450-CO2培養箱,Hera-德國產品; FCANF129004酶標儀為TECAN-澳大利亞產品;電子天平,型號為酶特勒-托利多AB204-N。
2.1 體外抗腫瘤活性的檢測[5-6]將對數生長期細胞消化,離心,記數,以1×105個/mL密度接種于96孔培養板中,每孔100 μ L,培養24 h后,加入濃度梯度藥物,同時設溶劑對照和空白對照,培養44 h后,每孔加入20 μ L MTT(5 mg/mL),再培養4 h,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 L二甲基亞砜,振蕩10min,應用酶標儀于492 nm處測OD值。
2.2 體內抗腫瘤活性的檢測[7-9]實驗用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ig蒸餾水 200 mL/kg)、環磷酰胺(ig 20 mg/kg)、尾葉香茶菜總二萜(ig 2,1,0.5 g/kg),選取移植腫瘤7 d,腫瘤生長良好、腹部隆起明顯的小鼠,腹部皮膚消毒,用一次性無毒采血器經腹壁刺入腹腔,抽取腹水,放入無菌燒杯中以生理鹽水稀釋成1∶3的癌細胞混懸液,于每只小鼠右腋下接種0.2 mL,各組動物于接種腫瘤次日開始給藥,每日1次,連續給藥10 d。給藥結束后,將動物稱重后處死,剝離腫塊稱重,比較各組腫瘤生長情況(各組動物初始數目均為10只,表中所列動物數均為去除死亡動物后剩余的數目)。
3.1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體外11種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11種腫瘤細胞均具有較強的抑制生長作用并具有明顯的量效關系,其中對BEL-7204、MCF-7、CEN-2、HL-60作用最為顯著。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在濃度達16 μ g/mL時對BEL-7204等6個細胞的抑制率達85%以上。見表1。

表1 MTT法測定11種腫瘤細胞的抑制率 %
3.2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小鼠S180、HepA、U14和EAC腫瘤細胞的影響 見表2~表5。

表2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小鼠S180瘤重的影響

表3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小鼠HepA瘤重的影響

表4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小鼠U14瘤重的影響

表5 尾葉香茶菜總二萜對小鼠EAC瘤重的影響
大量藥理及臨床研究表明,尾葉香茶菜的提取物具有有效的抗腫瘤作用,特別是總二萜類成分,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用于癌癥的輔助治療中,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抑瘤效果好等優點。本實驗結果顯示,尾葉香茶菜總二萜類成分能抑制小鼠S180、HepA、U14和EAC實體瘤的生長,具有確切的體內抗腫瘤作用。有關二萜類化合物的抗腫瘤機制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推測。首先,二萜類化合物可以誘導細胞的ROS生成增強,同時影響細胞內GSH-Px和CAT的表達,而影響細胞的增殖。另外,二萜類化合物也可能通過對細胞內拓樸異構酶、微管蛋白活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和對多藥耐藥的調節等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并誘導細胞凋亡。
綜上,本研究證明尾葉香茶菜來源的二萜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活性,并篩選出了有效的抗腫瘤成分,但尾葉香茶菜來源的二萜類化合物抗腫瘤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10]。
[1]中國科學院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438.
[2]Gui Ming-yu,Aoyagi Yutaka,Jin Yong-ri.Excisanin H,a novel cytotoxic14,20-epoxy-ent-kanrene diterpenoid,and three new entkaurene diterpenoids from Rabdosia excisa[J].J Nat Prod,2004: 67,373.
[3]龐勁松,于倩,劉寶.尾葉香茶菜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7(4):94-97.
[4]孫漢董,許云龍,姜北.香茶菜屬植物二萜化合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14.
[5]李東,姜淼.中藥白毛夏枯草水提液體外抗腫瘤研究[J].吉林中醫藥,2009,29(5):434-435.
[6]鐘振國,張鳳芬,張雯艷.蒲葵根提取物的體外抗腫瘤實驗研究[J].中藥材,2007,30(1):60.
[7]丁云錄,陳聲武,王巖,等.菊泰軟膠囊動物整體抗腫瘤實驗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4):23-24.
[8]Yang J,Wu LJ,Tashino S,et al.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nitricoxide regulate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eptosis and autophagy inevodiamine-treated human cervix carcinoma HeLa cells[J].Free Radic Res,2008,42(5):492-504.
[9]宋穎,趙文杰,宋宇,等.吳茱萸堿體內抗腫瘤作用的研究[J].吉林中醫藥,2007,27(12):934-936.
[10]巨大維,魏品康.清熱解毒中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藥用機理與應用[J].吉林中醫藥,2007,27(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