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宗航
(福州市晉安區醫院內科,福建福州350011)
為評價心腦舒通片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筆者進行了心腦舒通片治療腦梗死的自對照開放性研究,于2007年3月-2008年2月共治療72例腦梗死患者,獲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病例經詳細詢問病史,神經系統檢查,經CT檢查排除出血,證實為1個月內發病的頸內系統血栓性腦梗死。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1]。大面積腦梗死,有出血性疾病,近期有手術及外傷史,對本藥過敏,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消化性潰瘍活動者均不入選。72例中,男54例,女18例;年齡(56.8±16.3)歲;高血壓病史40例,糖尿病史12例,高血脂病史16例;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DS):輕型(0~15)40例,中型(16~30)28例,重型(31~45)4例。
1.2 治療方法 72例治療前均停用其他血管擴張劑、血小板抑制劑及類似腦循環促進劑,單獨給予心腦舒通片,2片/次,3次/d,1月為1療程。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者,可服用降壓藥及降血糖藥。
1.3 療效標準 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評分標準[2]。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度為0;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死亡。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各查1次。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紅細胞聚集指數、血脂。記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經過。
2.1 臨床療效 治療前NDS平均分數(14.36± 8.14),治療后(8.13±7.09),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提示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有很大改善。基本痊愈6例,顯著進步38例,進步20例,無變化8例,總有效率88.9%。
2.2 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測指標變化 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s)

表1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
指 標 治療前 治療后全血黏度(低切)/(MPa/s) 5.66±1.38 4.02±1.08##血漿比黏度/(MPa/s) 2.81±0.68 1.68±0.57#紅細胞壓積 46.10±3.18 39.30±3.24##紅細胞聚集指數 2.10±0.25 1.70±0.28#血小板聚集率/% 36.56±1.30 32.78±1.23##甘油三酯/(mmol/L) 1.87±0.91 1.40±0.52#膽固醇/(mmol/L) 6.12±0.31 2.86±0.21##
2.3 不良反應 本組病人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大部分在正常范圍內,停藥4~5 d后未經治療自行回升;全組病人未見出血現象。
心腦舒通片,主要成分是呋甾皂苷,具有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加血漿中cGMP、cAMP含量,降低TXB2,提高PGF2/TXB2比值,抗血小板聚集、增加抗凝血酶AT2III活性、抗氧自由基損傷等,從而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減輕腦水腫而保護腦組織減輕缺血、缺氧損害,改善腦細胞代謝等[3-4]。通片尚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比值,降低全血比黏度及紅細胞聚集性、減少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漿比黏度等作用[4]。
[1]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中華神經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劉述輝,靳小中.心臟舒通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01,16(10):746.
[4]丁怡.天然留體皂甙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0,8 (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