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晨 崔金紅
(1.遼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2.遼寧省觀音閣水庫,遼寧 本溪 117000)
在少兒圖書館面向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服務的過程中,文獻是首要的物質保障。少兒圖書館收藏的文獻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從嬰幼兒早教讀物到文學名著,橫跨多個種類。這些文獻為青少年的智力開發、素質教育以及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提供了重要依據。特色服務是少兒圖書館持久、深入發展的需要,而特色文獻資源則是少兒圖書館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國內大部分少兒圖書館遵循“藏用并存,以用為主”的原則建設館藏資源,只要與少兒有關的文獻基本都會收藏。從而造成了城市和城市、館與館之間沒有大區別,每個少兒圖書館不能夠擁有自己特定的讀者群。據調查,全國少兒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重復率已多達80%。
當今社會,普遍存在著重視成人圖書館,輕視少兒圖書館的現象。相比起成人圖書館,少兒圖書館的購書經費較少。于是為了追求館藏數量,少兒圖書館大量購入紙質文獻,對于價格昂貴的電子文獻很少投入,關于少兒題材的網站也是鳳毛麟角,更沒有專項資金成為專業數據庫網站的注冊用戶,從而忽略了青少年讀者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少兒圖書館所面對的讀者群體是16歲以下的青少年。這是個龐大而又層次分明的群體。0~3歲的孩子適合那些早期智力開發的親子讀物;3~6歲的讀者適合那些拼音讀物和故事畫報;6~13歲的讀者適合與他們教育程度相符的課外讀物和益智故事書;13~16歲的讀者閱讀傾向比較廣泛,已經可以獨立選擇書籍。相對應于幾個層次的讀者,少兒圖書館應該具備相應的館藏。可是在缺乏專業分析和讀者調查的情況下,很多圖書館要么追隨市場方向,采購一些與熱播電視劇相關的連環畫、原著;要么采購過期的半價書籍、不同版本的名著,以增加入藏數量,可這些文獻很難滿足多個層次讀者的需要。
因為很多采編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對少兒文獻的建設理論、少兒讀物的出版規律不清楚,不懂得利用出版物和市場更新的時間差來采購,使得整個館藏混亂、缺少章法。恰逢少兒出版物少的時候,圖書館的資金卻沒有及時到位,于是只能追求復本率;出版物多的時候,圖書館又恰好沒有采購時間或采購經費,錯失機會。
某些地區政府認為少兒圖書館就是少年兒童文化陣地,只要有這個“實體”就可以了,并沒意識到這個“軟投資”將會帶來的長遠效益。沒有投入,缺少科學規劃,少兒圖書館只是個空架子,在文獻資源建設上更是一張白紙。
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互聯網技術給了少兒圖書館一個良好的契機。用信息技術把各個圖書館的特色文獻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由國家主導、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構建理想的少兒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共享體系勢在必行。
調查各地區各個少兒圖書館同類文獻的使用頻率,了解各個地區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對文獻的需求,盡量發揮地區的文獻優勢。
各館文獻管理自動化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條件。特色文獻的加工、處理必須統一標準,使用統一版本的數據庫軟件,以便數據傳輸通暢。
突破傳統的觀念,不再強調對文獻的“擁有權”,打造讓公眾歡迎、社會肯定的特色品牌,摒棄“唯我”思想,立足于“傳播”這一服務主旨。科學合理地規劃特色文獻資源建設。運用計算機通訊技術與信息處理技術搭建一個共享資源平臺,任何機構、任何個人都可以進入少兒特色文獻數據庫。
所謂特色即是“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缺我全”。根據少兒成長的全方位需要,科學規劃特色文獻建設,避免信息重疊,每個館追求“深度”,整個共享鏈才能有“廣度”。如北京市少兒圖書館藏解放初期、“文革”前的報刊、連環畫等都是非常珍貴的特色館藏;廣州少兒圖書館的現代出版文獻、卡通讀物、港臺資料是其他館無法比擬的;湖南少兒圖書館的歷史書籍和專為少年兒童工作者使用的教參資料是其特色。不同地區的少兒圖書館各有其特色文獻。如果能拋開地域障礙,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讀者都能享用這些資源,那么圖書館的辦館宗旨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體現。
在文獻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各館在運行體制、館藏基礎、設備條件、經費來源方面存在差別,在缺乏利益平衡機制的情況下,有些圖書館必然會由于資源共享投入得不到應有回報而產生消極態度。我們應該正視這種不平衡,積極尋求有效途徑,制定相應政策,在組織形式上給予保證,妥善解決思想觀念和技術支持問題。比如,將付費簽約用戶分成幾個等級:實力強、資金雄厚、資源豐富的大型少兒圖書館可稱為最高級用戶,這個級別的用戶每天的下載量和對應的數據庫的使用可不受限制;而規模小、資金有限的少兒圖書館可歸納為中級用戶,每天可將其瀏覽和下載流量規定限制到一定比例;條件落后的小館如果資金有限,可以只賦予瀏覽權,待資金條件允許后再賦予其下載權。如此一來,既保證了先進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收益,也使小型圖書館分享了整個特色文獻數據庫的資源。
特色文獻一旦進入共享體系,就會被大眾普遍利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文獻信息就將屬于每個瀏覽過它們的人。因此,應防止珍貴資料在網上被盜用、濫用。這就需要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制約、監管文獻信息的傳播。除了法規制度以及倫理道德的手段外,我們也可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如一些品牌MP3播放器的設計——通過特定的軟件,每個用戶、何時何地、用什么型號電腦、下載了哪些歌曲都會在歌曲發行商的數據庫終端留有記錄,以防止這些歌曲非法流通。我們在設計少兒圖書館特色文獻數據庫的時候,可以參考類似的設計,在每個客戶端的檢索入口設計程序,以記錄下載過文獻的用戶號,過濾一些非法用戶的使用權限。
為了保證少兒文獻資源共享體系持續穩定發展,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以立法的形式對少兒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建設、共享的社會地位、經費保證、各成員單位的權利、運行機制給出明確的規定。可以將少兒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共享體系的建立與圖書館等級評估聯系在一起,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綜上所述,少兒圖書館若想在信息時代堅守自己的服務陣地,為少年兒童提供符合時代特點的服務,就必須在“特”字上下足功夫。用健全、發達的共享體系,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一切有需求的讀者。
[1]凌波.立足基本館藏 突出特色館藏——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之我見.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1).
[2]論少兒圖書館的特色文獻資源建設——兼談我國少兒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體系建設.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6).
[3]蔡雪玲.少兒圖書館如何利用地方文獻為少兒讀者服務.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
[4]楊曉紅.中小型圖書館紙質文獻和特色文獻數據庫建設.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