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
一年級學生的特點
身體特點
一年級學生的骨骼比較柔軟,肌肉較細嫩,因此活動量不宜過大。此時,應教給學生敬隊禮的標準姿勢——立正,右臂屈肘于體前,右手五指并攏,掌心向下,上移,經面部抬至額上,腕不旋轉或彎曲。右手拇指根關節對準身體中線,于額上方,距額頭一拳,右掌心向左前下方。右肘向右約45度,收下顎,昂首挺胸,精神飽滿。讓學生反復訓練,但訓練時間不宜過長。同時,告知學生隊禮的含義,有利于隊員標準隊禮姿勢的定型。
一年級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旺盛時期,思維非常具體、形象,善于機械記憶,不去理解文章中的意義,而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此時,應教學生背誦隊歌歌詞,學唱隊歌,使學生能做到熟練背誦歌詞,終生不會忘記。可以用活動競賽的形式吸引孩子們的興趣,使孩子們自然投入,效果更佳。
心理特點
對于剛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會促使學生的心理發生巨大的變化,進而產生一種心理自豪感,認為進入小學是自己“長大了”的表現,因此看到高年級的學生佩戴紅領巾,會產生更高的向往。此時,教給他們學系紅領巾的口訣“左尖壓右尖,低尖轉一圈,岔上拉底尖,低尖穿過圈”,他們都能熟練背誦,并能夠根據兒歌學會系紅領巾。同時,要讓學生明確戴于脖頸上紅領巾的真正意義,知道紅領巾與紅旗之間的關系,促使他們在佩戴的同時體會到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進而激勵學生成為少年先鋒。
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心中飄五旗(國、黨、軍、團、隊),進行黨團隊組織意識啟蒙和國家意識的啟蒙教育。
一年級孩子對教師,尤其是對輔導員教師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教師在他們心中很有權威,他們會常常用“咱們老師說的”作為論據和判斷是非的標準,教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上”的,在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中,他們非常相信教師所說的話,認為教師是完美的化身,知識淵博、平易近人,內心中對教師擁有強烈的崇拜感與認同感,甚至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教師身上。具體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模仿教師的行為習慣,甚至會將教師身上的閃光點放大,此刻很多教師則會借助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光環形象”對學生進行輔導教育,如講述少先隊小英雄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更多少先隊小英雄的故事,使孩子們樹立學先鋒的意識,讓少先隊文化的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入隊前的教育策略
結合一年級孩子的身體、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特點扎實開展隊前教育,使大部分學生在入隊前能夠做到“五會、八知道、兩能、一做到”。
“五會”
會系紅領巾;會行隊禮;會寫入隊申請(口頭或書面);會唱隊歌;會呼號、宣誓。
“八知道”
知道隊名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及創立者是中國共產黨;知道少先隊的標志是紅領巾;知道行隊禮的方式,即右手高高舉過頭頂,五指并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表示在中國社會,人民群眾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了解隊旗的形式及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知道《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少先隊的隊歌,了解少先隊隊風的內涵,從說話、為人、辦事三個方面將少先隊的精神踐行到實處。對于自己已有的成就要做到不驕傲;對于存在的錯誤或者缺點要敢于正視,切勿刻意隱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一年級小學生的誠信意識,對其實事求是精神的培養具有推動作用。
勇敢:在困難、挫折、危險面前要有敢于正視的精神品質,不會出現萎縮、懼怕的心理。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要時刻擁有一顆持之以恒之心,面對困難要有迎面而上的決心與勇氣,敢于打破常規的束縛。
活潑:在精神思想、性格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要打破傳統的束縛,善于用自己的魄力開拓一片嶄新的天地,以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影響他人。
團結:在現實生活當中要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了解團結的重要性,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在遇到問題、出現問題時要與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他人,樂于幫助他人,時刻心懷感恩之心。
知道隊的生日是1949年10月13日;知道隊的口號是:“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回答:“時刻準備著!”
“兩能”
能說出三位少先隊小英雄的名字;能講一個少先隊小英雄的故事。
“一做到”
隊員入隊要為人民做一件好事。
結語
在一年級階段開展隊前教育,輔導員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同時,學校大隊部要重視一年級輔導員的培訓,更要為一年級的孩子組織豐富多彩、別具特色的隊前教育活動。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要了解掌握一年級學生的身體、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