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榮
(重慶交通大學圖書館,重慶 400074)
鄧光榮 男,1968年生。信息技術部主任,副研究館員。完成多個科研課題,發表論文10余篇。
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高校圖書館的民主管理取得了很大發展,館員在圖書館享受知情權、參與權、評議權、選舉和被選舉權、發言權等更多的民主權利。特別是黨政聯席會、館務會、圖書館教職工代表大會、圖書館分工會等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完善為民主管理營造了日益良好的氛圍,館領導和館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民主管理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平臺和基礎,民主管理所取得的成果為圖書館民主管理的深入發展和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高校圖書館經費逐年增加、館舍條件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日益現代化、文獻信息資源日益豐富、數字資源建設飛速發展、館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大幅提高,高校圖書館環境、條件和服務發生了深刻變化。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與圖書館管理之間存在諸多不協調現象,民主管理是一個突出的薄弱環節,如民主管理的組織機構職能不夠明確,職能發揮的環境不夠理想,民主管理的內外部環境建設有許多缺陷;圖書館民主管理的土壤不肥沃,基礎不牢固,廣大干部和普通館員的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意識還不強烈;在民主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人為干擾因素很多,館領導在管理實際中容易產生民主管理的松懈思想,容易產生經驗主義行為;對民主管理的掌控尺度易于出現偏差,而對這些偏差在實施時不易發現,或者發現了由于領導層或個別領導的原因也不易于得到及時的控制和糾正,而事后由于各種原因更難追究責任或進行彌補等。
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日新月異,對圖書館管理提出了層出不窮的新問題,使圖書館管理難度增加。新的辦館環境和科學發展觀要求高校圖書館管理需要在“以館員為本”理念下采取適合當前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的措施,對圖書館民主管理思想進行落實、深化和發展,也只有充分發揮民主管理的功能與作用,才能有效地協調和解決好目前存在及今后可能會出現在管理環節中的一系列問題和困難。
由于館員的年齡、經歷、個性、學歷、能力、知識結構、社會關系等千差萬別,圖書館在實施“以館員為本”的內部管理時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館領導要在員工引進、接收、使用和管理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考察與交流,全面掌握員工的整體情況,做到知人知才知能,然后科學合理地安排崗位和具體工作內容,下達科學合理的任務職責及指標要求,使之能夠勝任并有效地完成崗位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和業績,收獲明顯的成就感,并且工作能力、業務知識與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通過崗位實踐得以提高,成為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重要一員[1]。
“以館員為本”主要體現在圖書館內部管理上,表現為尊重館員基本權力,民主管理,尊重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等方面。尊重人權、民主管理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用人觀,健全和完善人才培養、引進、管理的機制和措施。“以館員為本”就是對館員進行專題研究和分類管理,同時兼顧全體館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到統籌兼顧,全面發展。“以館員為本”的目標是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促進館員的整體進步,有效地推動圖書館工作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教學與科研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1]。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事業的創造者,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體。館員的實踐活動推動圖書館新技術的運用、水平的提高、性能的改進,館員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創新圖書館業務工作的內容,改進業務工作的要求和措施,提出圖書館不斷改進、完善管理的需要和民主、科學管理的要求,并以實踐需求推動管理行為、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發展。
民主管理是科學管理、正確決策的基礎,“以館員為本”就是館內民主管理。圖書館管理的職能、內容、職責、方式、方法、體制、目標等都來源于館員的實踐,圖書館管理應立足于館員,在管理過程中充分考慮館員的承受能力,問計于民。
有效實施民主管理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可以給圖書館員以輕松、愉快、積極等感受,有利于員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工作積極性的調動和發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利于圖書館職能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圖書館管理措施的高效實施,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辦館效率和水平。
“以館員為本”是圖書館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圖書館的服務、學術、教育等職能的發揮,館員是關鍵。民主管理具有巨大的優勢,只有科學民主的圖書館管理理念和管理辦法才能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各項職能,更好更快地推動圖書館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館員為本”的民主管理目標是一切來源于館員,一切服務于館員,一切服務好館員,充分滿足館員多層次、多方面的合理需求,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4.2.1 民主意識的培養與提高
干部為館員服務就是民主管理的最好體現,即服務就是民主管理。在當前形勢下,高校圖書館民主管理首先要從館領導和干部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意識抓起。館領導和干部必須學習并牢固地樹立民主管理思想,尊重圖書館職工的民主權利,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2],熟練地運用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開展管理活動。圖書館各級干部都應當掌握民主管理理論和技能,在各自崗位上實施“以館員為本”的民主管理,成為圖書館民主管理重要的推動力量。增強館員參與民主管理的認識和意識,為圖書館有效實施民主管理打下思想基礎,并逐步熟練地運用民主管理手段參與圖書館的管理,推動圖書館事業,特別是圖書館民主管理不斷地向前發展。
相對而言,圖書館內低職務和低職稱人員是弱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重視、尊重、意見采納、利益保障等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內容和體現。館領導如何看待館員顯得特別重要,館員如何培養和提高民主意識也很關鍵。對館領導而言,民主管理是方法問題,是政治問題,是管理技術和管理藝術問題;對館員而言,民主管理是政治待遇問題,是民主權力問題,是維護自身權益問題;對整個圖書館或社會而言,民主管理是政治進步問題,是社會文明問題,是制度文明問題,是科學管理問題,是科學發展問題。
“以館員為本”的民主管理應當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基礎上。民主集中制的前提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沒有充分的民主,片面地強調集中易于過分強調管理而忽視民主,導致決策失誤。應該分清主次,先民主,在民主的基礎上開展管理,進行干部教育、干部選拔任用、管理決策、過程控制等環節,這樣才不會本末倒置。相反,將民主管理絕對化,抹殺行政管理應有的作用,大事小事都要通過職工或職工代表表決,在實踐上也是行不通的[3]。在干部任用過程中,應選拔具備較強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的人做領導,而不是選拔管理能力強的人做領導,因為管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而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的培養則相對困難一些。
4.2.2 民主管理組織機構建設與完善
健全圖書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教代會對圖書館發展目標、年度計劃、財務預決算等有審議權;對重大改革措施、重要規章制度、與職工切身利益有關的重大問題等有建議權;對圖書館管理工作、規章制度的執行等有質詢權。教代會是圖書館民主管理中最基本的形式[2],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凡是教代會職權范圍內的館內重大事項,必須依法提交教代會討論審議[4]。
通過設立舉報電話、投訴箱、意見簿、網上BBS等多種渠道,實行定期或不定期征集意見和建議的制度,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實現圖書館決策者和職工之間的自由溝通,體現決策者對職工的重視和信任,增進決策者與職工的相互了解,增強圖書館的凝聚力[2]。
高校圖書館工會組織具有維護職工權益與權力的職能,是基層黨組織聯系廣大職工的紐帶和橋梁,是員工利益的代表,越來越成為圖書館民主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機構。完善圖書館工會組織,充分發揮其職能,既可以保障職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還能增強職工隊伍自身的團結[4]。
高校圖書館規程規定高校設立校圖書信息委員會對圖書館大政方針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管理,相應地,館內可以設立圖書館專家咨詢委員會,既體現對專家的尊重和重視,更能充分利用館內專家熟悉本館業務與管理的有利條件,發揮他們的智力和業務素質優勢,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圖書館決策服務,提高圖書館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水平。
機構的設置和制度的設立是容易的,有許多可供參考的既有模式,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特別是單位負責人個性及管理作風等方面的特點和差異,往往會帶來許多現實問題,這方面問題也要通過機構和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才能較好地加以解決。
4.2.3 高素質人才的民主管理策略
高素質人才具備更強的創造能力,是圖書館事業的中流砥柱。其知識豐富、能力強、個性突出,對他們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專門的技術和手段。也只有采用適宜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人盡其才,充分發揮高素質人才應有的作用,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推波助瀾。高素質人才的管理需要提供更寬松的管理環境、更優越的工作條件、更自由的發展空間、更能發揮積極作用的多種平臺,如參與圖書館業務建設研討、參與圖書館管理決策、自主拓展業務工作、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更多的知識更新和培訓機會、富有彈性的工作時間與考核辦法、適當的創新評價機制等。
4.2.4 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
民主管理包括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管理體制與監督體制相對應,一個匯集民意,一個體現民意。制度化、規范化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圖書館切實履行民主原則、開展民主管理的重要保證,通過制度建設,明確民主管理的權責,規范民主管理行為,設定民主管理的程序[2]。
從圖書館人員引進、經費使用、福利分配、財產保管等每一項決策,從決策立項討論、生效執行到決策評價,每個環節都要實施系統而有效的監督機制[2],諸如通過實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重大決策館員評議制度、情況通報制度、館員民主監督制度、館員建議受理制度、館員培訓制度等若干規章制度,使館員享有知情權、決策權、分配權、生活福利自治權、受教育權等[4]。特別要使教職工代表大會真正成為館員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力機構,嚴格其行使職權的程序,發揮其在促進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中的核心作用。
對館領導實施多重監督,校級分管領導和組織、紀檢、監察、財務、審計等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館領導日常工作和民主管理的檢查監督;館領導之間、黨政之間要通過黨政聯席會、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在多方面互相監督;館員通過教代會、工會、意見箱、投訴熱線、網上BBS等形式或方式開展監督[2],形成多重監督制度,保證民主管理與監督制度及相應措施的落實,全面促進和保障圖書館民主管理與科學決策。
民主管理的相關工作內容和措施要落實到個人,在日常工作中有明顯的體現。圖書館民主管理必須克服局限性,要有落實辦法和衡量標準,要貫穿到業務工作中,并體現在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民主管理是該工程的核心。在內部管理過程中只有堅持“以館員為本”的理念,不斷增強全館干部職工的民主參與意識,不斷提高館員參與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圖書館的各項事業才能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為學校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貢獻。
[1]鄧光榮.論高校圖書館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構建[J].現代情報,2008(11):5-7.
[2]廉清.高校圖書館的民主管理[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7(4):83-85.
[3]李潤潤.高校圖書館民主管理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5):40-42.
[4]戚娟.高校圖書館的人本管理[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