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云
(沈陽大學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44)
王彩云 副研究館員,碩士,閱覽部主任。發表論文30余篇,專著1部。
目前,循證醫學帶動的循證圖書館學(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EBL)已經成為國外圖書館學的研究熱點。英國Sheffield大學Booth教授稱“循證圖書館學將成為21世紀醫學圖書館界發起的第一個重要運動”。然而在我國,循證圖書館學的理論研究還相對滯后,用循證理論來指導圖書館工作實踐的研究更是鮮見。
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本校的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藏書規劃、藏書原則,通過各種渠道征集補配合適的文獻資源,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收集齊全,同時避免重復浪費,在時間上保證資料的新穎性和及時性。對于文獻采訪工作,國內外的圖書館學專家都曾有過很多精辟的論述。1627年,法國的諾岱(Gabriel-Naude.1600~1653)在《關于如何創辦圖書館的意見》一書中,第一次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藏書選擇問題。他認為選書人員第一必須充分聽取具有圖書知識的人們的意見;第二,發現民眾切實的需求,根據這一需求收集、存儲圖書。1821年,俄國莫斯科大學圖書館館長雷斯也提出了圖書館需要理論,他認為圖書館首先需要選擇在科學上最新、最有價值的圖書,其次是補充圖書館藏書中缺藏的早期出版物。此外,他還提出了藏書補充的協調,利用書目和參考資料選書,組織館際互借等超前的想法。到了19世紀,美國學者普爾鉀和克特又提出了讀者需要理論,他們認為,選擇圖書應當以滿足讀者需要為宗旨,挑選適當的圖書,而不是所謂最好的圖書:要重視讀者需求,不強調出版物本身的價值,他們認為讀者的興趣、水平、修養、年齡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故圖書館應根據讀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讀者需要的圖書。1876年,美國的麥維爾·杜威(Melvil Daway)又提出了著名的“三最”圖書選擇準則,即“最好的圖書,最多的讀者,最少的開支”。這些論述成為我們后世文獻采訪工作所遵循的原則。文獻采訪工作不僅是高校圖書館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也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采訪工作質量不僅決定圖書館對讀者文獻服務的質量,也直接影響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發展。
1.2.1 購書經費不足,文獻保障率降低。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書刊的價格平均每年以接近40%~50%的速度上漲,從1990~1995年,書刊價格上漲近 300%,而 1995~2005年,書刊價格的上漲則接近了500%。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購書經費的增長幅度卻遠遠落后于書刊價格的上漲。購書經費的不足直接影響了圖書館采購的數量和質量,使圖書館的新書入藏量逐年下降,從而導致藏書老化,文獻保障率降低。隨著教學體制的改革,高校的辦學方針、教學計劃、專業設置以及招生制度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高校紛紛增設新的專業、新的學科,擴招后,在校生人數也節節攀升,因此,如何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錢買最需要的書,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成為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的重要課題。
1.2.2 書目訂購周期長,造成資源的浪費。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購絕大多數是通過《社科新書目》、《科技新書目》以及《上海新書報》等三大征訂目錄進行圈劃訂購的。雖然書目可以說是各類圖書和多媒體制品最新出版信息匯總的商務傳媒,但是書目報道的圖書品種并不能涵蓋所有的出版信息,即使是最權威的《新華書目報》,所報道的圖書品種也只占全國出版總量的1/4。單純依靠書目征訂是不能滿足圖書采訪工作需要的。一方面,書目提供的內容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不能排除某些出版商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夸大其詞。另一方面,通過書目預訂圖書,時間周期很長。有的書從開始征訂到進館上架周期長達1年,致使有些時效性強的圖書到館后就已基本失去了利用價值。這不僅直接影響了圖書館的館藏質量和讀者服務的質量,而且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1.2.3 缺乏高素質的采訪人員,使選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的快速發展,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建設與其發展相適應的多學科、全方位的館藏資源,以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然而,在傳統的“重藏輕用”以及“重數量輕質量”等觀念的束縛和影響下,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在采訪人員的配置上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有的采訪人員知識面不寬,只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較熟悉;有的采訪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計算機操作能力不強。圖書采訪人員在面對浩如煙海、品種繁多、類型復雜的圖書文獻時顯得力不從心,不僅很難選擇出滿足讀者需求的高質量的圖書文獻,而且也極大地影響了圖書館文獻收藏的質量,從而也使選書具有了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高校圖書館迫切需要培養高素質的圖書采訪專業人才。
循證理論最初是在醫學領域提出來的,它是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具體指的是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將醫生的臨床專業知識與最佳的研究證據以及病人的選擇加以綜合考慮,據此來確定最佳的醫療決策的科學。EBM是建立在臨床醫學研究方法學和一系列相關學科的基礎之上的,它的迅速發展不僅推動了與其密切相關的臨床流行病學、社會醫學、醫學統計學科的發展,而且對信息科學領域圖書館學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05年在挪威奧斯陸召開的第71屆世界圖聯(IFLA)大會上,Brice作了《循證圖書館學:社會科學中的案例學習》的專題報告,強調了循證圖書館學借鑒循證醫學而確立的圖書館學實證研究范式。2001~2007年,國際上共召開了4次循證圖書館學(EBL)專題會議。簡言之,循證圖書館學建立的就是一種實用的方法,用于收集、綜合科學研究所獲得的最佳證據,并用于指導決策的制定、解決圖書館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這種方法也可用一個公式加以詮釋:EBL=可獲得最佳證據+館員經驗+用戶需求。從這個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循證理論的核心是“可獲得最佳證據”,因此,高校圖書館如果能夠將循證理論引入讀者需求調查、文獻資源利用率調查等方面,并據此獲得最佳證據,那么高校圖書館在制訂采訪原則時就會更加切合實際,從而提高館藏質量,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循證醫學是使用最好的證據來決定病人的治療方案,而循證圖書館學則是使用最好的證據來指導圖書館的實踐,運用循證圖書館學方法制定的決策將更加科學、更具說服力。在此,筆者擬以沈陽大學圖書館在文獻采訪工作中的實踐,來說明將循證圖書館學的技巧和方法應用到制訂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訪策略中,將會顯著地提高圖書館工作的質量,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沈陽大學是一所教學型綜合性地方大學,作為公共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沈陽大學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努力加強文獻資源建設,利用循證理論指導文獻采訪工作,在文獻采訪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
我們在各書庫和閱覽室都設置了薦購專欄,還派人直接到每個學院去征詢訂購建議,深入了解重點學科對圖書資源的需求,充分了解學科帶頭人以及相關專家和教授對本學科的圖書資源的需求,對重點讀者進行訪問,召開讀者座談會,發放調查表,設立讀者意見簿。同時,我們還與各學院的資料室加強了聯系,做到主要訂單分送選訂,并定期到各流通口了解圖書借閱情況,調整采購重點,優先考慮學校的重點學科、設有碩士點的學科以及科研項目的需求。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學校每年都會增加一些新的學科專業,為此,我們經常了解各院系新增學科專業的教學需求及科研情況,側重重點學科、重點課程和新開專業,保證教師的“指定參考書”,根據需要采購相關文獻,還邀請有關專家教師參與選購。
依據調查研究取得的“實證”,圖書館制定了向重點學科、新增專業傾斜的原則,具體做法是為學院劃撥經費自主購買資料,邀請專業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參與紙本圖書等文獻資源的采購。
為了制訂合理的采訪原則,沈陽大學圖書館想方設法,利用多種方式收集“證據”。例如,在網上開設了“虛擬書店”服務,定期為讀者提供社科新書目和科技新書目,提供科學出版社等中央級出版社的出版計劃和新書目錄。此外,在報刊選訂上,不僅保證每年都把中外文期刊征訂目錄和期刊推薦表送到各學院教師手中,而且也把它掛到圖書館網頁上供學生讀者選訂,這樣就使師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文獻建設中來。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取證,我們謹慎制訂采購的原則,從而使文獻采訪工作有的放矢。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以信息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知識經濟網絡時代,廣大師生對電子期刊的需求也極為迫切,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本館制訂了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互補的采購原則,在保證訂閱本館重點服務對象所需要的中外文核心期刊的印刷版同時,還重視選購與學校學科專業相符的期刊數據庫,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獲取文獻資源的新途徑。目前,本館已購買了《同方期刊數據庫》、《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國道數據庫》、《EPSCO外文期刊數據庫》、WSN等數據庫,并與有關商家聯系,開通了《人民數據》、LexisNexis(學術大全)等十幾種試用數據庫,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
針對書目訂購周期長,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本館以“讀者至上,服務育人”為宗旨,制訂了特事特辦的原則。各式各樣的考級、考研等讀者急需的書籍,其共同特點是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如果不能在當次考試前及早與讀者見面,那么其館藏價值將會極速貶低,這不僅是讀者的遺憾,也是圖書館的巨大損失。為此,采訪人員積極與供貨書商溝通,與其簽訂半月內到貨、當月到貨的特別協議,力爭早購入、早驗收,盡快與讀者見面,從而滿足讀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循證圖書館學作為一門應用科學,借鑒了循證醫學和諸多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循證理論致力于使研究和實踐結合,強調在個人經驗、專業知識和用戶參與圖書館決策的基礎上,解決圖書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依據循證理論指導高校圖書館的采訪工作,要求高校圖書館在采訪文獻時,不僅要全面考慮學校的學科發展動態,還要多渠道廣泛收集讀者需求“證據”和圖書流通的“證據”,同時充分調動各學科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更加科學嚴謹的采訪原則,使館藏資源獨具特色,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學校的教學和科研需要。
[1]白朝暉等.循證圖書館事業[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5(1):14-17.
[2]劉璇,徐飛.循證圖書館事業研究[J].情報雜志,2007(5):106-108.
[3]倪虹.循證圖書館事業初探[J].圖書館學研究,2006(12):6-8.
[4]劉璇.循證圖書館學(EBL)的發展及對圖書館學的啟示[J].圖書館學雜志,2009(1):22-25.
[5]Eldredge J.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An Overview.Bull Med Libr Assoc,2000(4):289-302.
[6]Crumley E.Developing Evidence Based Librarianship in Canada:Six Aspects for Consideration[J].Hypothesis,2001(3):9-10.
[7]Eldredge J.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What Might We Expect in the YearsAhead?[J].Health Inf Libr J.,2002(19):71-77.
[8]BoothA,Eldredge J,Brice A.An Abc of Eb:l What Is It and Where Has It Come From?[2007-11-15].http://www.she.f ac.uk/scharr/eblib/ABC.Ppt.
[9]王先林.循證醫學與循證圖書館事業[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2(1):47-52.
[10]曹素璋.循證管理——西方管理科學化新思潮[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11):11-18.
[11]吳艷屏.新時期黨校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淺談[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8(3):59.
[12]高麗,魏敏彩.論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83-84.
[13]王猛.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的思考[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6(3):70-71.
[14]賈國柱.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質量控制研究[D].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2007.
[15]李葆.當前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1(10):62-63.
[16]卜延慶.對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的幾點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0):154-155.
[17]梁焰.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圖書館論壇,2006(4):160-161.
[18]王勝利.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4(9):58-60.
[19]Sharonw propas.outsourcing,quality control,and the acquisitions professional[J].library Acquisitions:practice&Theory,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