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敏 余 玲 何海釗
(廣西工學院圖書館,廣西 柳州 545006)
鄧 敏 碩士,館員。
余 玲 副研究館員,技術部主任。
何海釗 館員,閱覽部主任。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逐步成熟,讀者對網絡信息的需求強烈,一大批規模宏大、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多功能電子閱覽室在高校圖書館紛紛建立,一度成為圖書館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到了今天,網絡技術的高度發展促使用戶上網方式和上網行為發生了巨大變革,電子閱覽室的生存和發展出現了危機,進入了消退階段。現階段如何實現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是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自2005年起,因為網絡的普及和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讀者的上網需求得到有效分流,電子閱覽室,特別是大規模電子閱覽室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消退階段。
據統計,在國內許多高校,特別是發達地區的高校,不少大學宿舍幾乎達到了每人一臺電腦的普及程度,直接結果是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受冷落。學生在宿舍上網和在電子閱覽室上機相比較,優勢明顯:第一,上網時間自由。據互聯網信息中心2007年統計,用戶上網時間高峰期在晚上9點到11點,而電子閱覽室多數在晚上10點之前就關閉了[1]。在宿舍上網沒有時間限制,更為自由和方便。第二,上網的計算機更為個性化。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配置硬件和安裝軟件,而且機器的更新也快。第三,校園網絡的普及。例如,廣西工學院校園網已經進入學生宿舍,而且是免費的,學生更愿意在宿舍上網。
在高校中,多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都可以通過IP控制在全校范圍內供全校師生使用。讀者只要在校園網的范圍內,有一臺電腦,接上網線,隨時可以查找自己所需的電子資源。因此,讀者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親自到圖書館去查閱電子資源。
目前來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上機的人主要有兩類:有上網需求而又沒有上網條件的用戶和臨時急用計算機網絡的用戶。在高校中,來圖書館上網的多數是剛進入學校的新生和來進修的臨時讀者。而隨著網絡的進一步普及,沒有上網條件的用戶數量將會越來越小。隨著移動通訊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隨身攜帶的無線終端上網。臨時急用計算機網絡的用戶也會越來越少,所以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對象還將繼續縮小[1]。
要使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我們就應該創造條件,讓讀者覺得需要電子閱覽室的專業服務,愿意到這里來學習。電子閱覽室必須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學術資源、專業的文獻檢索輔導、幽雅的上機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上創造自己的特色。特色化是電子閱覽室生存和發展的保障。
在上網途徑與上網需求之間缺口很大的時代,大規模電子閱覽室能夠擁有很高的利用率,充分體現其價值。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所有聯網計算機變成了一個沒有圍墻的巨大的“虛擬電子閱覽室”。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一樣可以實現實體電子閱覽室的各項功能。因此,大規模的實體電子閱覽室將難以保證上座率和利用率,逐漸失去存在的必要[1]。況且,大規模的電子閱覽室管理成本高,不利于節約。廣西工學院圖書館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將來全館會實現無線網絡覆蓋,所以電子閱覽室不會是大規模的,而是一個小規模的、高性能的。建立小規模的電子閱覽室,更新換代成本低,既滿足用戶對機器質量的需求,又方便工作人員的管理和維護,利于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3.2.1 面向教師的信息服務
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數據庫的科研信息服務。它是綜合了載文量、被引量、影響因子等定量指標,并經專家鑒定,形成的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目錄表,可以使本院教師撰寫的學術論文有目標、更準確地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發表,提高學術水平與學校知名度,本院要順利更名“大學”,科研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使更多教師能及時了解這些信息,2005年我們建立了2004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數據庫,2009年5月,我們在2004版的基礎上完成了2008版數據庫的修訂工作。數據庫內容很詳細,相關信息有期刊名稱、出版頻率、ISSN、統一刊號、分類號、編輯部地址、電話、期刊網址鏈接、E-mail、期刊內容簡介等等,可以通過學科體系瀏覽和刊名查詢兩種方式檢索到相關信息。到目前為止,2008版的點擊率已達6000余次,可見受教師歡迎的程度。
②外宿教師的全文檢索傳遞服務。由于圖書館電子數據庫受知識產權的保護,只能在校園網內使用,外宿教師的信息需求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從2006年開始,為各系部外宿教師提供全文檢索傳遞服務。開設了特定的7小時×7天的QQ在線文獻傳遞和郵箱傳遞服務,隨時回答教師提出的有關圖書館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為老師傳遞文獻500余篇。目前面向教師的信息服務做得還不夠,還需開動腦筋,善于發現老師的需求,為老師提供更優質的信息服務。
3.2.2 面向學生的信息服務
①新生指導服務。在電子閱覽室,我們接觸最多的是新生,大一新生是電子閱覽室的主要讀者群。這一群體對圖書館資源感到很新鮮,對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不是很清楚,沒有購買個人電腦,缺乏上網知識。所以對新生的指導服務是我們的重要工作,我們要以和善的態度,給他們以耐心的解釋、熱情的服務。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計算機文化基礎培訓;介紹圖書館資源使用方法,宣傳電子閱覽室的電子資源;新生常用的參考資料,如各種常用網址、計算機一級試題下載、論文下載;面對面的個別輔導與解答等服務。
②畢業論文參考資料檢索指導。為了保證畢業生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以及進一步提高其質量,電子閱覽室可以在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選題、文獻調研、開題報告撰寫以及實驗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博碩論文數據庫等信息資源。
③信息檢索課程的網上教學。在電子閱覽室進行信息檢索課教學有其自身的優勢——內部局域網、豐富的電子資源及方便的檢索途徑。比如可以通過洪恩電子教鞭等教學軟件,使文獻檢索教學變得更加直觀、易懂。在這樣的環境里,教師可以在局域網上演示教學課件或者實際檢索過程,學生在各自的計算機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從而使上機實踐變得更加輕松、自如,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④光盤服務。電子閱覽室的光盤資源利用率很低。我們可增加視聽設備,在本室設布告欄,把一些經典電影、計算機考試教程、英語聽力等熱門學習光盤公布出來,引導讀者在本室利用這些光盤。對于那些想將資料帶走的讀者,電子閱覽室也可為他們提供光盤復制、刻錄服務。這樣既滿足了沒有計算機的讀者光盤閱讀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有針對性地選擇讀者經常借閱的隨書光盤,將這些隨書光盤壓縮為文件,存放在服務器中供讀者下載使用,這樣既不損壞光盤,又能資源共享。
3.2.3 面向校外讀者的信息咨詢服務
電子閱覽室在滿足和完成本校教學和科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有條件、有限度地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這既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又實現了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宗旨。我們可以開拓校外讀者的文獻傳遞服務,在電子閱覽室設立校外讀者查詢區域,向校外讀者介紹本校信息資源和使用方法,引導他們查找自己所需資料;也可以主動為他們提供QQ在線傳遞、E-mail咨詢服務。
電子閱覽室是一個提供計算機使用的場所,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讀者,而每位讀者在使用過程中都對閱覽室的計算機軟硬件有著自己的要求。學生普遍希望閱覽室的計算機硬件配置再高一點,上網速度再快一點,軟件安裝再齊全一點。所以,我們應該不斷更新和優化電子閱覽室計算機的配置,并為廣大讀者提供所需要的軟件,真正做到為讀者著想。
以板報、櫥窗、宣傳材料、圖書館主頁等多種形式介紹圖書館數字資源內容和使用方法,開展讀者座談會,宣傳報道最新的科研成果、學術研究動態。例如,廣西工學院圖書館購買大型液晶顯示屏,播放圖書館使用指南視頻、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視頻等等。內容涵蓋理工、經管、黨政、文史、教育、外語考試、醫學、綜合素質、就業擇業、營銷、法律、心理健康、農林、體育健身、對話、軍事、旅游地理、探索發現等方面,是廣大師生了解圖書館信息資源,開拓視野、了解學科前沿、提升綜合素質的知識平臺。
電子閱覽室的輻射、細菌、污濁空氣已成為危害讀者健康的隱形殺手。要打造電子閱覽室良好的上機環境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意保持室內自然通風,采用防靜電地板,防止和消除靜電與輻射的危害。第二,定期對鍵盤和鼠標進行擦拭消毒,主機箱除塵,防止灰塵靜電損壞主板等硬件。每隔一段時間,技術部的工作人員就要對全館的計算機進行除塵和克隆工作。第三,加強室內綠化,用綠色植物吸附有毒氣體,抑制灰塵。我們在電子閱覽室擺放了具有防輻射作用的仙人掌,希望給讀者一個自然、無害的學習環境。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實現電子閱覽室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因素就是人。電子閱覽室工作人員應具備如下幾種技能:計算機及網絡操作的知識和技術;計算機及網絡維護技能;網絡導航、讀者培訓和參考咨詢能力等[2]。可根據本館的實際情況,由本館專家言傳身教,或自學,或輪流外出參加最新業務培訓。
當今高校圖書館閱覽室進入消退階段,免費服務將是大勢所趨。我們可以在上網讀者少的某些時段,實行免費服務。這樣有利于多吸引一些讀者特別是經濟困難的讀者到電子閱覽室學習,達到充分利用計算機設備、軟件等各方面資源的目的,體現圖書館的公益性[3]。而在上網的黃金時段則實行收費方式。也可以仿效圖書超期罰款制度,不妨把它稱為超時付費制度。也就是讀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享受在電子閱覽室的免費上機,如果超過了規定時間讀者繼續上機,就得交費使用。通過這種轉變,既可以減少計算機的閑置,又可以保證讀者有機可上[4]。我們應該使電子閱覽室的服務既堅持公益性又有適當的收入,以此來確保電子閱覽室的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電子閱覽室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高校圖書館和圖書館人應該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并積極探索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之路。
[1]張華寶.試論我國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發展的幾個階段[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95-97.
[2]吳彤.高校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性研究[J].成人教育,2008(6):73-74.
[3]樓健群.電子閱覽室的可持續發展之路[J].圖書館建設,2005(6):101-103.
[4]張波濤.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生存危機與變革[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