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妹 陳建華
(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江蘇 南通 226007)
馬曉妹 女,1962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學科建設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龍頭和核心,它對于一所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往人們在談到學科建設時,一般與博士點、碩士點聯系在一起,似乎學科建設只是研究型大學或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專有職能,往往認為高職院校只從事教學活動,似乎不需要進行學科建設工作。高職院校辦學起點較低,規模較小,缺乏學科發展的底蘊;辦學經費投入力度較低,缺乏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學科往往比較單一,工作重心常常被定位在狹義的“教學”上。高職院校的上述學科現狀以及對不需要學科建設觀點的認同,使得這些高職院校忽視學科建設,學校長期徘徊在低層次的辦學水平上,很難充分發揮出高職院校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功能[1]。
事實上,學科建設對高職院校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是學校綜合實力的核心表征。學術隊伍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成果是學科建設的關鍵。要創造一流的高職院校就必須認真抓好學科建設,構建一流的師資隊伍和教學、科研軟硬件設施,這樣才能培養出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科建設及其發展評估時,學科專業文獻資源建設及獲取最新學科建設信息資料的技術手段往往成為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為學校的學科建設特別是重點學科建設提供一系列超越傳統模式的優質服務已成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在新的形勢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學科建設服務的內容與方式應不斷地調整與更新[2]。
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是隨著其升格而建起來的,雖然步入了高校圖書館行列,但從館領導到普通員工,辦館思想、辦館觀念都難以適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理念上存在錯位和偏差。圖書館的服務工作還在過去被動服務的模式上原地踏步,缺乏信息組織和開發利用的意識和能力,不能滿足信息的深層次需求,從而難以適應辦學的需要。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人員配備整體上嚴重不足,且其人員隊伍產生了新的結構失衡趨勢。隨著建筑規模擴大、館藏建設任務加重、讀者隊伍快速壯大,圖書館工作任務空前繁重,因受編制所限,圖書館不得不引進一批臨時工,招聘學生管理員,以維持圖書館的正常運轉[3]。由于受人員缺編和人員素質的限制,圖書館業務特別是圖書館咨詢服務難以為繼。
目前高職院校還普遍存在著不太重視圖書館內涵建設的情況,對圖書館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缺少應有的規劃,經費劃撥往往達不到標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文獻資源建設、自動化技術應用、教育職能的發揮等構成了障礙,從而制約了圖書館的發展。
以上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筆者對江蘇省20所高職院校進行的網絡重點調查,發現目前這些高職院校圖書館均沒有開展學科咨詢服務。在被調查的院校中,建立系部對口信息服務聯系的有1所,占5%;開展學科導航服務的有兩所,占10%;系部設有資料員的有5所,占25%;加入北京CASH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中心,成為其成員館的有5所,占25%;加入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中心,成為其成員館的有3所,占15%。以上的數據可以說明,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滯后于學院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
在教學科研活動中,面對日益增長、急劇膨脹的信息資源,學科專業用戶有時很難快速高效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獻信息。圖書館員如何按專業學科組織揭示信息資源,成為專業學科信息資源的“引領員”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建設一支既有圖書情報專業背景,又通曉某學科文獻資源分布,能有針對性地為教學科研提供垂直文獻信息服務的專業隊伍,已成為圖書館建設的新動向,學科館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產生的[4]。
學科館員是指高校圖書館中擁有豐富的某一學科(專業)或者某些學科領域知識,熟悉圖書館館藏結構和資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銳的信息意識、較強的信息組織加工及獲取文獻能力,專門負責與對口學科進行聯系,為師生(用戶)提供主動、有針對性信息服務的圖書館館員。學科館員是圖書館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是某個學科專業的文獻信息專家。
4.2.1 學科館員最初來自館里的各個部門,將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廣博的科學知識和較強的分析與綜合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分類、開發、利用、評價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等)的圖書館員,在尊重個人興趣和成就的基礎上,從各業務部門臨時抽調并給予不同的職責、待遇,讓每個館員發揮特長,努力完成讀者服務工作。
4.2.2 在各系(部)聘請一名熱心圖書館事業、全面了解本學院學科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的教授作為兼職學科館員(圖情教授),配合學科館員在該系(部)開展信息咨詢服務[5]。
4.2.3 可以通過人事代理聘請一些通曉“IT”技術的人才,配合學科館員搜集網絡和數據庫信息資源,負責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的技術工作。
將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組合成一個團隊,并在圖書館主頁上公布學科館員和兼職學科館員的姓名、電話、Email,學科館員與相應的兼職學科館員之間保持密切聯系,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信息交流。與此同時,合理設定專職和兼職學科館員工作崗位,簡化關系,提高學科館員工作效率。學科館員的選拔要實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原則。此外,既要不斷地引進所需學科背景的新人才,又要重視現有學科館員的培養,提高整個學科館員隊伍的素質。
在當前情況下,筆者認為,可以試著運用下列一種或幾種模式為學科建設服務。
4.3.1 主動了解學科需求
定期召開由系部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和師生代表以及圖書館領導和學科館員參加的座談會,聽取關于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服務質量的建議與意見,向系部教學人員和學生發放并回收信息資源需求調查表,加強雙方的溝通與互動。針對調研結果,學科館員收集、整理、加工用戶的需求信息,對資源使用方面的問題予以及時解答。
4.3.2 開展學科用戶教育活動
針對不同的學科用戶,學科館員應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各類講座和培訓。在這些活動中,一方面,學科館員不僅要介紹圖書館信息資源,及時發布圖書館加工、挖掘的各種信息資源,而且要有的放矢地宣傳、推廣對口學科的研究方向、研究重點、學術前沿、學科進展、信息需求等相關情況,還要向即將畢業的學生介紹相關企業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學科館員要創造條件激發學科用戶的潛在需求,使潛在需求向現實轉化,拓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科用戶不但能夠掌握各種資源的使用方法,提升用戶自助信息服務能力,而且還能夠對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鑒別與評價,并將確信有用的信息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從而推動自身的學習與研究進步,產生新的知識。此外,學科館員還要幫助用戶了解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的相關法律、經濟知識,使他們能夠合理合法地索取所需信息[6]。
4.3.3 創建多元化咨詢網站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網站建設,應圍繞高職院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任務,著重體現高校濃厚的文化底蘊,并以學科為核心,突出高校圖書館的特色。網站建設要具有針對性,內容要盡量滿足各種層次的信息需求,提供具有一定學術性、參考性與指導性的網站。欄目設置應包括“圖書館概況”、“讀者指南”、“數據庫檢索”、“圖書館公共查詢系統”[7]、“學科導航”、“學科咨詢”等,并且要在“學科導航”和“學科咨詢”兩個欄目上多下功夫。
“學科導航”欄目所涉及到的學科,可以根據圖書館的人力資源情況,或涵蓋所有學科或僅包括重點學科。在每個學科中,要介紹圖書館相關的實體資源,如圖書、報刊目錄、報刊索引、文摘等,做好相關的網絡導航。由于網絡信息資源采用數據形式表達,內容廣泛,分布較分散,難以規范化和結構化,且網絡信息資源極不穩定,變化更新頻繁,因此,學科館員必須做好網絡導航服務工作。如: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的“重點學科導航”,將某一重點學科與相關的政府部門、企業、數據庫的網址相連接,以便讀者方便、快捷地利用。
“學科咨詢”欄目所涉及到的咨詢項目,有異步咨詢和同步咨詢兩種。異步咨詢是指用戶與學科館員不必同時在線便可完成咨詢交互的咨詢方式。它是類似于圖書館在其網頁上設立一個專門的“信箱”,讀者以郵件等形式進行“提問”,學科館員利用一切可獲取的資源將“答案”以郵件等形式發回給讀者,其主要形式包括常見問題咨詢(FAQ)、電子郵件咨詢、網絡公告板(BBS)、博客(Blog)等。同步參考咨詢是指用戶與學科館員必須同時在線才能完成的咨詢交互過程。它類似于學科館員與用戶在虛擬環境中“面對面”交流,并即時答復讀者提出的問題,一般包括聊天室、實時咨詢、網絡呼叫中心等。
4.3.4 文獻傳遞服務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需求數量激增與文獻價格上漲、經費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有限的文獻資源難以滿足教師科研教學的全部需求,為學科館員進一步開展信息服務造成了障礙。有效解決此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館際互借進行文獻傳遞。文獻傳遞是一項有明顯成本消耗的服務,傳遞一次文獻,其費用包括了文獻提供館的檢索費用、復制費用、郵寄費用和文獻申請人的加急費用等實際發生的費用,對于用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圖書館應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經營理念,建立合理的文獻傳遞價格體系,并健全資金補貼、優惠系統。學科館員要隨時關注CASH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和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館際互借補貼的新政策,及時通告對口系(部)教師,指導他們合理利用補貼政策。每年學科館員要對所負責系(部)發生的文獻傳遞費用進行統計,核算文獻傳遞成本,并進行定期分析。文獻傳遞分析數據將成為圖書館重新分配經費、制定文獻訂購計劃的決策依據之一[8]。
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及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為了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作用,開展學科咨詢服務已獲得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同。近些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對高職院校的投入不斷加大,伴隨著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建設及高職院校從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的凸變,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學科館員”咨詢服務必將漸臻佳境。
[1]朱云仙,鄭世良.對高職院校學科建設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4(10):57-59.
[2]何坤振.高校圖書館服務學科建設的探討[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4):72-74.
[3]胡宇梁.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現狀與發展問題的若干認識[J].圖書館論壇,2005(5):88-90.
[4]謝志耘.咨詢館員、參考館員和學科館員之比較研究[J].現代情報,2006(11):173-175.
[5]安娜.圖書館學科服務矩陣組織模式探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7(4):2-6.
[6]張群.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8(6):124-127.
[7]楊熹連.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實踐與設想[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5):62-65.
[8]洪躍,崔海峰.“學科館員”制度的管理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6(1):63-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