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未,劉海浪,李雪梅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本科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常規性教學工作,也是高校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1],它是學生從學校學習到獨立科研與工作的“角色轉換舞臺”。然而隨著普通高校擴大本科招生,本科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數量增多,學生畢業設計質量出現了下滑趨勢[2~3]。此外,由于機械類專業的畢業設計涉及的題材范圍寬,設計使用工具多,包含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軟件仿真(包括動力學分析軟件,有限元分析軟件,數值分析軟件,電路仿真軟件等),機械設計軟件二次開發等等,驗收工作存在標準難定的局面。本文主要結合我校機電工程學院本科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對普通高校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和驗收工作進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對策措施。
本科畢業設計是綜合性的教學環節,也是大學教學的最后階段。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綜合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分析綜合問題、規范寫作、語言陳述等多方面的能力,是指導教師從選題到階段性的指導中應該完成的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選題是整個畢業設計工作的第一步。題目的選擇,直接關系著畢業設計工作能否保質保量地完成。目前普通高校廣泛實行的是約束性的選題方式,選題范圍出現或過于寬,或過于窄,或過于陳舊等現象,這些也是學院在指導本科畢業設計時存在的現象。這種方式抑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在選題時,指導老師要注重實用性、新穎性和靈活性,堅持做到一人一題,選題中只要符合本科教學培養目標的題目,都可以使用,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量多量大,可以采取“題目公布,雙向選擇,院系調控”等做法。
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大體上分為前期調研、設計論證與實現、論文撰寫與完成、準備答辯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中,導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完成情況,都要給予相應的指導。
(1)前期調研階段。良好的調研,對設計的實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由于學生的文獻資料檢索能力較弱,且部分學生存在主觀對資料查閱的認識不夠,因而在此期間,指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設計題目,推薦相應的參考書與資料文獻,并指導學生合理地利用數據庫與網絡資源,進行資料的檢索與查閱。
(2)設計論證與實現階段。這個階段占整個畢業設計時間的比例最大。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情況,每周1次或者每周2次地進行階段性工作的指導答疑與進度檢查。一方面,起到督促學生抓緊時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學生進展情況,及時排除學生畢業設計中的難點障礙,防止學生在一個知識點上耽誤時間太久,導致最后無法完成工作量。
(3)論文撰寫與完成階段。學生在開始撰寫論文時,往往不知道如何搭建框架,哪些該寫,哪些內容不用寫,會出現東拼西湊的現象,而對自己真正所做的內容又描述不清,內容敘述過于簡單。為了避免在論文修改階段問題過多,指導教師可以在學生論文撰寫初期對論文的框架、格式等要求進行前期指導布置,比如提供論文格式模板等。論文初稿撰寫完成后,指導教師檢查學生的論文結構、內容、語句、文字、格式等方面,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由于學生缺乏撰寫論文的訓練與經驗,因此這個過程可能會反復進行,一遍往往不能夠修改滿意。
(4)準備答辯階段。由于學生陳述表達能力良莠不齊,且本科生缺乏答辯的訓練與經驗,指導教師可以在正式答辯前,安排試講或者進行預答辯,這樣也可保證學生在正式答辯時陳述內容有頭有尾,且重點突出。
這些階段一環緊扣一環,最后組織學生進行正式答辯,并對上述階段中的設計實現情況、論文完成情況,以及對畢業設計中知識點的考核,都將在學生正式答辯環節中進行驗收與評閱,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圖中的驗收評審結果,由指導教師指導成績、評閱教師評閱成績以及正式答辯成績3部分組成,這3部分在學生畢業設計最終成績中的比例因學校而易。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例[4],3部分的比例分別為50%、20%、30%。
圖1 本科畢業設計指導和驗收工作流程
隨著學校引進人才力度加大,學校機電工程學院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增多,帶來了許多新的本科畢業設計思想與設計主題,使得機械類專業的畢業設計涉及的題材更加寬廣,包含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軟件仿真、機械設計軟件二次開發等;使用設計分析工具的類型也隨之增多,例如動力學分析軟件、有限元分析軟件、數值分析軟件、電路仿真軟件、二維及三維繪圖軟件等。
本科畢業設計題材范圍的拓寬與選用設計方式的多樣化,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大潮,但也出現了驗收工作標準難定的局面。例如,在驗收時出現熟悉硬件的老師對搞軟件仿真不熟悉,因而認為沒有電路板就沒有完成工作量,沒有考慮到指導教師的仿真布置任務。目前學院的學生畢業設計成績中指導教師的指導成績占30%、評閱教師的評閱成績占20%、答辯小組的答辯成績占50%,也就是說答辯小組的打分比例較大。為了保證成績的合理性,小組中每位成員都要負起責任,不能因為一時省事,出現小組中一個成員代替其他成員負責幾個學生答辯成績評定的現象。此外,畢業設計答辯過程,還經常出現先松后緊的現象,前面學生的答辯與提問、驗收時間過長,而后面答辯時間緊張,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
本科畢業設計的宗旨,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也適應機械工程等領域迫切需要知識與技能兼備的高層次機械類專業綜合型人才的需要[5]。因此,教師考核時不應該過分夸大學生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應該從學生的論文完成情況、表述能力、回答問題的應變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多個角度去衡量。只有公平合理規范地去考核,才不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也才能夠使普通高校機械類的本科畢業設計驗收工作走向良性軌道。具體措施如下:
(1)答辯小組的組長應由責任心強、有經驗的教師擔任,成績的評定必須堅持標準,按照評定表中的每項比重公平、公正地打分,嚴格要求。
(2)嚴格控制學生的答辯時間,以及小組成員提問和驗收時間,保證每位學生都有規定的自述時間。
(3)應根據畢業設計的內容和學生的自述情況進行提問,盡量側重于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4)由于指導教師和評閱人花費了更長的時間評閱學生的論文,對學生研究內容更為熟悉,可以適當增加指導教師和評閱人的評閱驗收比重。
(5)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多學科專業知識融合,提倡創新精神,客觀公平評價學生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指導和驗收工作,直接影響著畢業設計的質量以及學生的積極性。在新形勢下,我們只有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標準,不斷改造和完善指導與驗收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普通高校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的質量。
[1]廖志凌,劉賢興,楊澤斌,孫宇新.影響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分析與對策思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27(1):110-113.
[2]張吉堂,郭平英,武文革.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指導模式改革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09,24(3):125-126.
[3]華 琇,孟 峰.提高工科院校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策略淺析[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5(2):61-64.
[4]康海燕,崔 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本科畢業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15):9-12.
[5]姜 海,田春艷.機械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0,(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