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幽,廖秋蘭
(1、南昌大學萍鄉醫院檢驗科;2、萍鄉中醫院檢驗科 337000)
支原體是一類大小與結構界于細菌與病毒之間,能在無生命的人工培養基上生長與增殖的微生物[1]。多數研究者認為,對人體有致病作用的支原體有四種,即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生殖道支原體和肺炎支原體,前三者存在于泌尿生殖道的支原體與非淋病性尿道(宮頸)炎(NGU)的發生密切相關。由于NGU感染人數眾多及治療不規范,其耐藥性也在不斷增強,因此將分離培養的支原體及時做藥敏試驗,并根據藥敏結果合理用藥,是NGU防治工作中極為重要手段。現將176例支原體培養及耐藥分析總結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均為我院婦科門診和皮膚科門診患者176例,其中女性162例,來自婦科,男性14例,來自皮膚科;女性患者樣本由婦科醫生采取宮頸分泌物送檢;男性患者樣本由皮膚科醫生取尿道分泌物送檢。
1.2 標本處理 根據臨床微生物學操作規程及試劑說明書要求對上述樣本進行支原體培養鑒定及藥敏試驗。
1.3 試劑器材 由珠海迪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支原體培養鑒定藥敏選擇測試卡。
2.1 從176例患者中,檢出陽性116例,陽性檢出率達65.9%,各類支原體感染所占比例如表1。

表1 支原體感染情況構成
2.2 經用支原體培養鑒定藥敏選擇測試卡,對檢出陽性的支原體標本進行藥敏試驗,結果見表2。
3討論

表2 各類感染藥敏試驗結果
3.1 表1顯示,支原體感染率達65.9%,以單純Uu感染和Uu/Mh混合感染為主,二者占感染人數的88.0%。支原體感染與NGU發生密切相關。
3.2 從表2中看出常用于治療支原體并能獲效的藥物主要是大環內酯類(如交沙霉素)、四環素類(如強力霉素和美滿霉素)和喹喏酮類。治療單純Uu感染以美滿霉素、強力霉素效果最好,四環素效果較好;單純Mh感染對交沙霉素、強力霉素、美滿霉素敏感,對司巴沙星較敏感;對于Uu/Mh混合感染時強力霉素、美滿霉素、交沙霉素和四環素效果較好,其他如左氧氟沙星、紅霉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司巴沙星等效果均不理想。
3.3 支原體感染還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睪炎、不育癥及婦女上、下生殖道炎癥、尿路結石等[3]。支原體培養是支原體檢測的“金標準”[1],支原體陽性者,臨床上又有泌尿生殖道炎癥,在其他病原體檢查均陰性的情況下,更應重視對支原體感染的治療。
3.4 近年來,支原體的耐藥株開始出現,且有上升趨勢,從表2統計中看,Uu感染對四環素的耐藥株達18.2%之多,對紅霉素耐藥株達93%,因此對于支原體感染培養陽性者,應及時做藥敏試驗,并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敏感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扼制耐藥株的增長[2]。
3.5 傳統經驗治療:Uu對大環內酯類和四環素類無效時,可用喹喏酮類;若Uu/Mh混合感染,且對表2中抗生素全部耐藥時,建議采用強力霉素或司巴沙星聯合克林霉素用藥。
[1]梁 冰,李 慧,吳振軍.臨床檢驗操作技術系列叢書之微生物學檢驗分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328~347.
[2]倪語星,洪秀華.細菌耐藥監測與抗感染治療.人民軍醫出版社,16~20.
[3]倪語星,尚 紅.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3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