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友
(上海市徐匯區華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科,上海 200231)
由非志賀菌沙門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瀉,已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但與志賀菌存在相同抗原的細菌卻鮮見報道。本文報道了在檢測臨床腹瀉病原菌中發現了一株與志賀菌呈交叉凝集的陰溝腸桿菌,現將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1 菌株來源 臨床從腹瀉病人大便中分離檢測到的一株疑似志賀菌。
1.2 檢測用儀器、培養基、及試劑 ATB細菌生化鑒定儀;SS瓊脂、TSI培養基、葡萄糖培養基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公司生產;志賀診斷血清、沙門氏診斷血清均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細菌鑒定板條由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藥敏紙片由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上述培養基試劑均在有效期內用。
1.3 方法 劃線接種于SS瓊脂培養,挑取可疑菌落轉種于TSI瓊脂及葡萄糖半固體培養后,進行進一步生化試驗、血清學凝集試驗及藥物敏感試驗。
2.1 生物學特性 在SS瓊脂平板上經培養后,菌落形態呈中等大小、圓形、半透明、表面濕潤光滑;在TSI瓊脂斜面呈紅色、底層黃色、不產氣、H2S陰性;在葡萄糖半固體黃色、不產氣、有動力;革蘭染色鏡檢:革蘭陰性小桿菌、無芽胞、無莢膜。
2.2 生化特性 API鑒定結果:ID32E V2.0;ODC-ADHLDC+URE-LARL-GAT+5KG-LIP-RP+BGLU-MAN+MAL+IND?BNAG-BGAL+GLU+SAC-LARA+DARL-aglu-aGAL+tre-RHA–INO-ADO-PLE-BGUR+CELSOR-aMAL-MNT-AspA-鑒定結果:陰溝腸桿菌,鑒定率id%=99.9%,符合率T=0.69不符合試驗數=1。
2.3 血清學凝集試驗 生理鹽水對照:–,志賀四種多價血清:+,福氏多價血清+,福氏血清2型+,痢疾志賀血清3-7型:+,痢疾志賀氏 8-12型:+,宋內血清:+,沙門 A-F多價血清-。

表1 具有交叉抗原的相關細菌
3.1 志賀菌屬是由符合腸桿菌科定義的無動力的細菌組成[1],其檢驗應嚴格按照國標中規定的生化鑒定試驗,否則易得出錯誤的檢驗結果。該菌與志賀相近,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在鑒別培養基上菌落形態也相近,和志賀多種血清發生凝集,說明該株菌和志賀菌屬有相關抗原。但ID32E生化鑒定結果為陰溝腸桿菌,分解葡萄糖,有動力,即可排除志賀菌屬。而腸桿菌科細菌間存在很多血清交叉反應[2],為此,在臨床檢測病原菌時,不但診斷血清凝集試驗相符,而且生化反應也要符合才可作出正確診斷。
在日常鑒定腸道細菌感染中,不僅腸桿菌會和志賀氏菌會產生交叉抗原,其他一些腸道菌也會相互之間存在交叉抗原。由于腸道菌的一些特殊菌株或者是交叉抗原的存在,導致會產生一些不正確的鑒定結果,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不少細菌雖然在選擇性培養基上會出現和目標菌株相似的形態,但不是目標菌,如一些腸桿菌科的細菌在SS平板上的生長形態和志賀菌,沙門菌極為相似,在KIA上也出現相似的結果,而且血清凝集試驗還會出現多種或單一血清凝集現象,如果不做生化鑒定,僅靠形態和血清凝集就很容易出現誤報的情況。
本人根據國內多人的報道對會產生誤報情況的腸道細菌進行了歸納:見表1。
僅從個人歸納的這些報道即可看出,腸道菌的血清交叉凝集現象是比較多見的,所以在日常鑒定中一定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對于腸道病原菌的報告一定要認真仔細,要嚴格按照鑒定程序進行,不可省略步驟,或者做先入為主的經驗性判定,生化反應是鑒定腸道細菌不可缺少的步驟,血清鑒定結論必須有生化結果支持,而不能只通過形態和血清凝集試驗形成結論。對于可疑的凝集情況,當生化結果和血清凝集都不能確定結果,甚至要通過PCR確定細菌種類。
[1]徐建國等譯.臨床微生物學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656.
[2]李新文,金健潮,曹春遠,等.與痢疾志賀菌8型交叉凝集的029:KEIEC的分離鑒定[J].疾病監測,2003,18(9):338-339.
[3]郭維植,程法稷,林成水,等.能與大腸桿菌O157(H7)抗血清交叉凝集的5種細菌的分離和鑒定[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0,16(4):4-6.
[4]頓玉慧,劉飛蘭,徐建設,等.一株與沙門菌F群交叉凝集的陰溝腸桿菌[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7,17(8):1492-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