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利
眼外傷常引起前房積血,少量積血可以很快吸收,視力往往不受影響,但嚴重的前房積血可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等并發癥而造成視功能損害,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1]。因此,正確、及時的治療尤為重要,現將我院近年來診治的148例臨床病例分析報告如下。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眼外傷患者148例中,男97例,女51例;年齡5~54歲,平均(32.9±7.8)歲;致傷原因包括拳擊傷46例、碰撞傷24例、木棒擊傷21例、彈弓擊傷19例、玩具槍子彈擊傷19例、鞭炮炸傷及瓶蓋擊傷9例等。
Ⅰ級:積血<前房1/3者,46例占31.8%;Ⅱ級積血占前房1/3~1/2者,77例占52.02%;Ⅲ級積血>前房1/2者,25例占18.89%。
結膜下出血65例、角膜損傷38例、外傷性瞳孔散大74例、虹膜根部離斷29例、視網膜震蕩41例、角膜血染4例、繼發性青光眼13例、虹膜睫狀體炎61例、白內障13例、玻璃體積血15例、視神經挫傷7例占5%。
(1)非手術治療128例:半臥位休息,雙眼包扎,給予抗生素、止血劑,有虹膜炎的加用糖皮質激素及散瞳治療;20%甘露醇125ml靜脈滴注,1次/日,連用3~7d;口服三七片等;眼壓升高時加用乙酰唑胺、噻嗎心安等;Ⅱ級及Ⅲ級時間超過6d,前房內血凝塊不易吸收者,肌注安妥碘,口服活血化瘀中藥。(2)手術治療20例:前房內有血凝塊,出血無明顯吸收且伴有高眼壓者,有發生角膜血染的可能者用生理鹽水前房穿刺沖洗,較大血凝塊不易沖洗干凈時,加用糜蛋白酶或尿激酶進行沖洗,必要時行角膜緣切開沖洗前房,吸出血凝塊。
前房積血吸收的時間:Ⅰ級吸收時間為1~4d,Ⅱ級吸收時間為3~10d,Ⅲ級吸收時間為7~15d。傷后就診時間與治療效果:就診早和治療及時與視力恢復相關,本組148例中24h內就診治療者128例有121例視力均有提高,其中109例恢復原來視力,超過24h后就診者20例有12例視力有提高,8例療效欠佳。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眼外傷患者越來越多,眼外傷由于受傷部位的特殊性,很易引起前房出血,其機理是:在角膜壓陷的同時,房水被擠壓到周邊,直接沖擊虹膜根部;加上晶狀體波動及反彈可使睫狀體懸韌帶張力突然增加,虹膜及睫狀體表面發生撕裂,故引起出血[2]。單純性前房積血在積血吸收后,視力大多能恢復,但部分前房積血經保守治療不能吸收,出現繼發青光眼和角膜血染;血塊長期不吸收,可引起瞳孔膜閉和周邊前粘連,就診遲者,預后也較差。因此,外傷性前房積血的治療目的是早期治療、控制再出血,促進積血吸收,預防及治療并發癥[3]。
繼發性前房積血是指積血吸收后或在積血過程中再次出血進入前房,多在傷后2~5d發生且繼發積血往往量多,難以吸收,容易發生繼發青光眼,其發生多與患者過分活動、咳嗽、便秘及揉眼等因素有關,因此,我們在治療中應用鎮靜、雙眼包扎以制動防止再出血。關于手術治療問題,前房積血不論多少,一般均可吸收,多數學者認為即使積血吸收不良或再次積血繼發青光眼,也應首先考慮應用藥物治療,手術雖可清除大部分積血,但增加眼內組織損傷,虹膜色素脫失以致術后造成萎縮,粘連等并發癥,有得不償失之慮,但隨著顯微手術的發展和手術器械的改進,早期前房沖洗,可望獲得較好的視力[4],應嚴格掌握適應證,不宜輕易施行,手術指征:大量積血不吸收,繼發青光眼,保守治療48h,眼壓仍高于30mmHg顯微鏡下出現早期角膜血染;沖洗中如發現來自后房的陳舊性積血應考慮后段損傷,必要時聯合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本組行手術治療的20例患者,術前視力為光感或手動,術后視力均不同程度恢復(光感-0.5)。外傷性前房積血的預后取決于并發癥的嚴重程度,前房積血越多,出現繼發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的可能性越大,出現的并發癥也越重,因此對損傷重的患者應注意了解眼后段情況,可作B超、OCT檢查等,以盡早采取治療措施,挽救視力。
[1]石香玉,曹智輝.外傷性前房積血68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09,7(3):283.
[2]鄭愛貞,張志明.前房出血的治療研究[J].醫學信息內·外科版,2009,22(8):749-750.
[3]孫豐,張效房,鄒倩李.外傷性繼發性前房積血52例[J].中華創傷雜志,2007,23(6):471-472.
[4]彭廣華,李志杰,李辰.現代眼科治療學[M].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