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祥 孫珊
兒童鼻竇炎(Child I nasosinusitis)是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其在病因、癥狀及診斷、治療方面均與成人不盡相同。該病可分為I型(無合并息肉)和II型(合并息肉),兒童I型鼻竇炎較II型常見,確診后一般首選非手術治療方法,部分病例療效不盡人意。2006年,我院引進日本點式直線偏振光治療儀(SUPER LIZER,即超激光治療儀),用于聯合治療兒童I型鼻竇炎。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們對149例兒童I型鼻竇炎均采用非手術治療,隨機分為聯合超激光治療組77例和常規治療對照組72例,結果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現匯報如下。
1.1 病例選擇 2006年1月~2009年12月,149例兒童I型鼻竇炎病例中,男性72例,女性77例,年齡3歲~12歲,單純上頜竇炎9例,上頜竇炎合并篩竇炎26例,全組鼻竇炎114例,鼻中隔偏曲19例。149例隨機分為聯合超激光治療組77例和常規治療對照組72例。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編的《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之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診斷依據[1],根據發病年齡、臨床癥狀、前鼻鏡檢查、X線檢查(或A超檢查、纖維鼻咽鏡檢查、鼻竇內窺鏡檢查、CT掃描)均符合兒童I型鼻竇炎的診斷。
2.1 對照組
2.1.1 早期足量全身應用高效廣譜抗生素和抗過敏治療。
2.1.2 鼻局部短期應用鼻粘膜收縮劑0.5%麻黃素滴鼻液滴鼻。
2.1.3 局部用鼻負壓置換和慶大霉素、地塞米松霧化吸入治療。
2.2 治療組
2.2.1 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聯合超激光治療。
2.2.2 超激光治療方法:(1)術前清洗鼻腔。(2)首先用兩個SG型探頭分別進入一側鼻孔8~12mm,輸出功率為70%,間隔照射,每照射4秒停3秒,一般照8min;接著用兩個SG型探頭分別照射鼻兩側上頜竇區,輸出功率為60%,間隔照射,每照射3秒停3秒,一般照6min;最后用兩個SG型探頭分別照射額竇區,輸出功率為60%,間隔照射,每照射3秒停3秒,一般照6min。超激光治療每天一次,照射5次為一療程。根據病程,一般照射3~4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編的《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之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治愈標準[1]。治愈:癥狀消失,鼻腔、鼻竇黏膜恢復正常,輔助檢查未見異常,隨訪一個月無復發。好轉:癥狀較前明顯減輕,鼻腔、鼻竇黏膜部分修復,輔助檢查炎癥減輕,隨訪一個月可有復發。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
3.2 治療結果 對兩組治療方法效果評價,治療組77例中,痊愈45例,占58.44%,顯效26例,占33.77%,無效6例,占7.79%,總有效率92.21%;對照組72例中,痊愈30例,占41.67%,顯效29例,占40.28%,無效13例,占18.06%,總有效率81.94%。全部患兒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兩組比較,x2檢驗,P<0.01。
兒童鼻腔鼻竇粘膜相對較厚,淋巴組織豐富,粘膜柔嫩,發生感染或變態反應時易發生黏膜水腫及息肉樣變,炎癥反應易致分泌物潴留,且因兒童鼻竇口長而狹小,位置高,易致竇口鼻道復合體阻塞引起竇內氧分壓下降,纖毛功能減退,加之可能存在的粘膜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不健全及伴發感染等,故兒童時期易患鼻竇炎。兒童鼻竇炎常表現為鼻塞、流膿涕或粘液膿涕、鼻出血,可伴有頭暈、嗅覺障礙,還可出現發育障礙、精神萎靡、納差、貧血、體重下降、低熱、風濕、關節痛、支氣管炎、哮喘、慢性中耳炎、淚囊炎、咽炎等表現,甚至成為病灶出現嚴重并發癥,影響兒童身心健康,應引起臨床醫師足夠重視。相當部分兒童I型鼻竇炎經恰當的藥物和保守治療可治愈,可避免手術治療,避免發展成II型鼻竇炎及其它嚴重并發癥。其中聯合超激光治療兒童I型鼻竇炎較常規藥物和保守治療法更為優勝。超激光治療儀發射的波長為0.6~1.6um,易透過活體組織,發射的光線可深入人體5cm,且其直線偏振光的光電能刺激作用、溫熱效應、光化學作用和電磁波作用能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組織活性物質的生成,加快了組織細胞的代謝和修復,促進了淋巴系統的循環,還能有效地殺滅細菌。通過臨床實踐觀察,我們認為通過超激光照射治療,可使鼻粘膜血管擴張、代謝加快、局部炎癥吸收、粘膜收縮、粘膜下淋巴循環通暢、受損或變性的纖毛柱狀上皮細胞得以修復,另外超激光還可殺滅鼻粘膜上的病毒和細菌,而使鼻竇炎逐步痊愈[2]。聯合超激光治療兒童I型鼻竇炎療效好、無痛苦、無副作用、簡便易行,在臨床上是值得肯定和推廣的方法。隨著急慢性鼻竇炎的綜合性治療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聯系到兒童術后因清理困難造成的術腔粘連發生率高等臨床實際,非手術治療是首選,因超激光治療是無創的(只要正確掌握輸出功率),有必要進一步探討聯合超激光治療方法在兒童鼻竇炎綜合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參考資料
[1]鄒奉璋,羅子銘.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1078-1079.
[2]趙昊.超激光結合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35例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09,11:8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