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尤其是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計劃生育的普及,獨生子女成了家庭的焦點,孩子一旦生病,全家人都焦慮不安,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就增高。兒科護士由于職業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中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致使很多護士都不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尤其是兒科夜班的護理工作。由于夜班時間長、工作量大、壓力大,長此以往,使很多護士容顏憔悴,身心疲憊,并產生對夜班的恐懼心理。因此,為了更好地減輕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提高護理質量,我科對兒科護士的恐懼心理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尋求相應的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動靜脈穿刺技術方面 由于兒科護士的服務對象以0~3歲的嬰兒為主,這些小孩血管細小,再加上肥胖,一旦發熱、脫水,血管往往模糊不清,如遇小孩哭鬧不安,打針、抽血都不容易完成,這給護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1.2 患兒家屬方面 現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一旦生病,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緊張,個個圍著他(她)轉。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家屬圍得團團轉,而且你一言我一語,既影響了正常的光線,也妨礙了護士正常穿刺,給護士造成恐懼,害怕如果不是一針見血就會遭遇家屬責罵。
1.3 專業技術方面 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病人病情變化快,自己又不會表達病情,所以兒科護士必須學會觀察并區分小兒病情的輕重緩急,并能熟練地掌握各種搶救和護理工作。應用各種搶救設備,也給護士帶來很大的壓力,這些儀器使用稍有不慎,會給小兒帶來傷害。
1.4 法律責任方面 兒科護士夜班除了有做不完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要把所做的工作記錄起來(護理文書),記錄得好與不好,將直接關系到自己的法律責任問題,因為護理文書是可復印資料,是打官司的證據。所以,兒科護士書寫記錄時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給自己帶來麻煩。
1.5 兒科護士上夜班時,由于工作較忙,不能很好地滿足病人的需要,所以很怕出現護理差錯及糾紛。
2.1 加強基本功的練習 靜脈穿刺是每個護士必備的技術,更是兒科護士的飯碗,穿刺技術不熟練的護士,堅持每天練習20min穿刺技術,可用模型或蘿卜,注意不同進針角度及方法。掌握動脈采血技術,可選擇橈動脈或肱動脈,先探明血管方向、博動點,再以15~20°角緩慢進針。
2.2 注意與患兒家屬溝通的技巧 家屬因孩子生病緊張焦慮,說話時可能會比較激動甚至無禮,我們要理解和同情他們,不要正面去頂撞他們,讓他們冷靜后再仔細解釋,使用禮貌性語言(如對不起、謝謝您的合作、請等)。在靜脈穿刺或抽血時,除了需要協助的家屬外,其他家屬請出外等候。
2.3 加強專業技術的學習 熟練掌握兒科各種常見病及多發病的治療護理常規、危重病的搶救技術、突發病的緊急處理,熟練掌握各種貴重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學習護理文書書寫,多掌握一些醫學術語,對各種癥狀和體征的描述要及時、準確、完整。
2.4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查七對是護士的根本,無論多忙多亂,一定要查對清楚再執行。觀察小兒要仔細,不能有含糊的答案。如遇病人家屬要求過分時,我們不能一口否定,要婉轉地說明理由,讓他自己放棄這個要求。
2.5 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諧的同事關系可減少工作中的壓力及恐懼心理,醫護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從容地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2.6 合理的人員搭配能很好地減輕兒科護士的恐懼心理,如雙人查對制度的落實,緩解了獨自一人值夜班的恐懼和壓力。
兒科夜班護士的恐懼心理有來自患兒及家屬的壓力,也有來自于自己的主觀原因。注意調整自己的身心健康,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善于為他人著想,懂得換位思考,不要太過計較個人的得失,自然就少了主觀的恐懼。自己的服務水平和技術提高了,再也不怕穿刺失敗,來自患兒及家屬的壓力也就少了。與人溝通是一門較難的功課,要善于觀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注意語言的婉轉、音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使人聽了溫暖、舒服,有效溝通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此外,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兒科護士得到社會的尊重和理解,這樣有利于激發她們的責任感和自豪感[1]。
兒科護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不但技術要求高,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更要有愛心、細心和耐心。嬰幼兒不會表達自己的喜怒情感,再加上不配合和家長偏護,這些都在考驗著護士的心理素質。夜班護士工作量大、壓力大,各種新的醫療器械、護理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兒科護士增加了無形的壓力。這些儀器使用稍有不遜,便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民眾法律意識的提高和舉證倒置制度本身就是一種緊張源,護士面臨工作和舉證的雙重壓力,導致緊張水平和緊張反應性增高[2]。護患關系日趨緊張,行為上稍有過失或語言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護患矛盾或導致護患糾紛、護理投訴等。醫學的不斷發展將給兒科護士帶來新的挑戰,而心理健康水平也影響著整體護理的質量,進而直接影響患兒的治療和康復效果。因此,兒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維護是十分重要的。
[1]孫明娟,劉娟,宿寶華,等.臨床護士心理壓力原因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3):79.
[2]陳君可,周恩濟.兒科低年資護士的心理壓力源調查分析與對策[J].當代護士雜志,2008,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