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朝霞 娜仁高娃
我院自2006年3月以來,收治因工作不慎或意外事故導致脊椎骨折合并截癱病人共21例,這些病人由于臥床時間長、下半身不能自主活動、抵抗力低、血液循環差、肌肉萎縮,均會導致壓瘡、泌尿系感染、肺炎等。通過提高護理質量和加強功能鍛煉,取得了比較滿意效果。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T45損傷1例,T12L1損傷10例,L1L2損傷10例。
護士對病人個體情況和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
2.1.1 病人因患病時間長、病情重,四肢不全癱甚至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痛苦、恐懼、焦慮。長期疾病的折磨和長期住院生活的單調、乏味,易使病人產生孤獨感。護士經常巡視病房,多和病人交談,了解病人不同的心理特點和狀態,有目的地制定心理護理措施,改變病人的心理,減輕和消除消極的情緒。
2.1.2 護理人員和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功的關鍵。護理人員和病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礎上的人際關系。護士的語言至關重要,通過禮貌、誠懇、自然、友好的交談,可以幫助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疾病。
2.2.1 預防壓瘡 發揮病人主觀能動性,每日病人自己用雙手壓、按、敲等方法刺激截癱部位的肌肉,促使肌肉被動反應,加快新陳代謝。保持床鋪平整,將骨隆突受壓部位墊氣墊圈,臥床病人勤翻身是預防壓瘡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有條件的可以使用翻身床、波紋氣墊等特殊工具。保持皮膚清潔和完整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措施。應用按摩器每日2~3次按摩,以促進血液及淋巴系統的循環,加快受損的神經細胞的肌力恢復。皮膚一旦擦傷、受汗、尿等的浸漬很容易形成壓瘡,因此應積極處理,促進早日康復。
2.2.2 預防肺部并發癥 鼓勵病人床上運動,手拉吊環、抬高身體、增加肺活量及促進循環、防止肺不張和肺感染。長期臥床不能變換體位,使呼吸道引流不暢,分泌物在肺內沉積引起細菌感染,導致墜積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暢,利用各種方法促進痰液排出是預防墜積性肺炎的有效方法。注意保暖,避免著涼而誘發呼吸道感染;做好口腔護理,使口腔保持清潔是預防感染的基礎操作之一。通過口腔護理,預防口腔粘膜干燥,提高粘膜吞噬、消滅細菌的能力。鼓勵病人有效地咳嗽和咳痰,咳嗽是一種清除肺內痰液的反射性防衛動作。護士要向病人講明咳嗽的意義,指導病人進行有效的咳嗽。具體的方法是:囑病人深吸氣,在呼氣2/3時咳嗽,反復進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圍進入氣道而咳出,每1~2h給病人翻身一次,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氣道而排出。翻身時配合叩拍背部,通過叩擊震動背部,直接地使附著在肺泡周圍及支氣管壁的痰液活動脫落而排出,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可行霧化吸入2次/d,以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排出。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定時室內消毒。
2.2.3 預防泌尿系感染和結石 導尿、尿潴留、膀胱沖洗等都可以引起泌尿系感染。病人長期臥床,尿路感染、飲水過少也可誘發泌尿系結石的形成。應做好各項護理工作:保持尿道口的清潔,男病人每日清潔尿道口2次;女病人每日沖洗2次,有尿管的病人可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置尿管的病人,每2~4h開放導尿管1次,這樣可以預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縮。鼓勵病人多飲水,以利于沖出尿中沉渣,預防泌尿系結石。
功能鍛煉是骨科疾病治療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經常進行肌肉活動和鍛煉,肌纖維越來越發達有力;反之就會出現廢用性肌肉萎縮。護士向病人及家屬講解功能鍛煉的意義,鼓勵病人進行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如上肢外展、擴胸運動、兩手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加強踝、足關節的運動,做膝關節的屈伸活動,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魚肌和腓腸肌[1]等。
加強營養,合理安排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營養的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以利于大便通暢,少吃甜食和易產氣食物,以免腹脹。
教會病人家屬預防壓瘡的護理方法。四肢保持功能位置,防止各個關節過伸過展,演示功能鍛煉方法。讓病人能夠正常進食,增加抵抗力。指導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力。
本組21例病例中,病人心理抑郁狀態改善,情緒、性格轉為開朗。入院后發生一期壓瘡的1人,有5例偶然發生呼吸道感染,但無肺炎發生,出現2例泌尿系感染,經過治療恢復正常。
截癱病人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心理障礙,不可忽視,這是康復必需的,只有針對性做好各種心理疏導,才能使病人改變不良的心理狀態和行為,面對現實,為回歸社會做好心理準備。預防并發癥對截癱病人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臨床護理得到滿意效果。
[1]陳廖斌,顧潔夫,王華,等.足踝主、被動運動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3):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