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燕 曾衛龍 王燕平
醫務社會工作者是指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術從事健康照顧相關的社會工作人士,堅持“助人自助”宗旨,目的是協助那些受到實際的或潛在的疾病、損傷或傷害影響的服務對象及其家庭和群體,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各種社會關系,以增強、促進、恢復和發展患者的社會功能。目前國內醫療機構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有效預防、減少、調節醫療糾紛,改善就醫環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醫療機構健康穩定發展。在2007年7月衛生部人事司“醫務社會工作者調查與政策研究”報告中表明,無論在醫療機構工作者的受訪者是否理解醫務社會工作,他們普遍“歡迎”醫務社會工作者“加入”醫療衛生行業。尤其在2009年醫療衛生行業出現黑色6月的現象,各級醫療機構更加渴望能夠擁有具備良好的人文關懷精神,專業的溝通技巧和一定醫學知識的醫務社會工作者[1-4]。
良好的醫務社會工作有利于醫患之間平等、真情、有效溝通,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醫患之間誤解、不人性化的交流,消除患者和家屬的不良情緒;同時降低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有利于醫患和諧關系的構建。而目前就全國而言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專業人員不是非常多,醫療衛生機構也不能十分有效地吸引、選拔、保持、開發醫務社會工作者,從醫院管理者角度來看是醫療衛生單位未能有效地做好工作分析、制定好崗位職責,未能給予足夠的人員編制及晉升機會、薪酬等[5-7]。而有效的醫務社會工作崗位設計工作有利于醫院醫務社會工作人力資源計劃、招聘、選擇、人力資源開發、績效評價、薪酬和福利、職業安全與健康等,有利于促進醫院醫務社會工作的建設和發展。因此,要開展醫務社會工作,對于醫院管理者來說,科學地做好醫務社會工作者崗位設計非常重要。
崗位設計又叫工作設計,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指根據組織需要,并兼顧個人的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規定每個崗位的任務、責任、權力以及組織中與其他崗位關系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和工作關系的設計3個方面[8]。做好醫務社會工作崗位設計工作,前提就是要做好崗位分析工作。醫務社會工作崗位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醫務社會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具體來說是指,確定完成醫務社會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責任和知識的系統過程。總體來說,崗位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以下6個方面的重要問題:第一,崗位性質:醫務社會工作是管理崗位還是一般行政崗位,是技術崗位還是技能操作崗位?該崗位要求完成什么樣的腦力和體力活動?第二,崗位時間:醫務社會工作是在何時應該完成?第三,崗位場所:醫務社會工作場所在哪里?該崗位的工作場所與相關崗位有沒有聯系?第四,崗位任務:醫務社會工作要完成哪些具體的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與其他崗位有什么關聯?崗位的基本職能又有哪些?第五,崗位原因:為什么要完成醫務社會工作,這種崗位任務的完成對于醫院崗位乃至整個醫院運轉有什么重要意義?第六,崗位條件:完成崗位任務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醫務社會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知識和技能?醫院需要按床位比配備多少比例人員?通過醫務社會崗位分析的結果形成醫務社會工作崗位描述和崗位規范。
鑒于醫務社會工作為管理型兼技術型的工作崗位性質,做好其崗位工作分析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2.1 訪談法 訪談法是通過與擔任社會工作事務相關人員工作討論,從而獲得有關醫務社會方面的信息。一般來說,在進行工作分析時,可以根據現有資料先查閱和整理有關工作職責的現有資料。主要訪談的人員一般包括從事醫療事務接待人員、負責醫院各類會診人員、醫院從事公共關系管理人員及有關主管部門領導。在提問過程中應先擬好提綱,避免跑題,同時應想辦法爭取參與訪談人員的支持及認可。
2.2 問卷法 問卷調查法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問卷的主要內容由工作人員預先編制而成,問題一般涉及實際行為和心理素質。醫務社會工作的問卷調查主要包括主要的品質、在工作中的用途及次數、該品質是否通過訓練收到效果。在問卷調查中要考慮問卷設計的信度及效度問題。
2.3 專家會議法 專家會議法是指根據規定的原則選定一定數量的專家,按照一定的方式組織專家會議,發揮專家集體的智能結構效應,對預測對象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狀況,做出相關判斷的方法。由于醫務社會工作屬于一個較新的崗位,在醫務社會工作崗位中運用專家會議法有助于專家們交換意見,通過互相啟發,可以彌補個人意見的不足;通過內外信息的交流與反饋,產生思想共鳴,進而將產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集中,對該崗位的特點進行預測,在較短時間內得到醫務社會工作崗位的有效信息。同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參加者互相認識,可從不同職位(職稱或級別)的人員中選取。
2.4 關鍵事件法 所謂關鍵事件法,就是通過對相關崗位上的人在工作中極為成功或極為失敗的事件的分析和評價,來考察被評價者工作績效的一種方法,從而根據其經驗總結其崗位。目前一些醫療衛生單位已經開展了醫務社會工作,有一定的基礎,大家可以獲得某一工作的關鍵事件在有效工作和無效工作之間造成差別的行為。當然,對于同是醫務社會工作崗位的關鍵事件可能不能直接比較,所以事先可由人力資源專家準備一些標準化的關鍵事件。
3.1 關于醫務社會工作任職資格填寫問題 任職資格一般包括任職年限、工作經歷、工作知識、學歷背景、技術能力、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某一方面的內容,或者只是按照當前醫務社會工作的現狀來填寫這個內容。因此在收集信息中要列出清單,以一個理性人的假設來填寫任職資格內容。
3.2 醫務社會工作的直接上級填寫問題 由于醫務社會工作涉及的部門比較廣,可能涉及到醫務部、宣傳部、護理部等職能科室,會有幾個領導同時安排工作的情況。在填寫直接上級的時候,相關崗位的人員往往會把指派自己工作的領導都認為是自己的直接上級。事實上這樣就容易產生錯誤的認識:直接上級只能有一個,否則兩個領導同時安排工作時,先做哪位領導的工作難以決定,從而出現雙重領導的現象。因此醫務社會工作分析人員一旦發現這種現象就需要立即與相關直接領導進行職能確認,辨清本崗位所在部門的關鍵職責及所承擔的責任,而其他職能只能安排其他崗位來完成,明確其崗位職責。
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建設是“重塑”衛生系統與醫護人員社會形象,增強醫療服務的人文色彩,改善公共關系和醫患關系,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的最佳途徑。有效做好醫務社會工作崗位設計工作有利于其人才隊伍的建設,有利于保障其合法權益,為其在醫療衛生行業發揮其重大的作用做好相應的前提準備工作。
[1]吉訓明,李作兵,王全虹,等.推進醫務社會工作機制建設的思考[J].中國醫院,2008,12(9):16-18.
[2]李平,郭永松,吳水珍,等.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相關政策與制度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2):16-17.
[3]李巖.醫院社會工作體系專業化與醫療服務質量關系[J].中國醫院,2008,12(8):63-65.
[4]郭永松,吳水珍,張良吉,等.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相關條件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2):18-19.
[5]戴羽,郭永松,張良吉,等.醫務社會工作機構與崗位設置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2):20-21.
[6]劉斌志.和諧醫院視野下醫療倫理與價值沖突的社會工作出路[J].中國醫院,2008,12(4):52-54.
[7]黃玉妹,黃政新,譚慶存.廣西醫務社會工作人才調查[J].衛生軟科學,2008,22(4):252-254.
[8]王寶石,劉鳳霞.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2):8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