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武
我科于2009年4月13日16時10分收治1例失血性休克、脾破裂、多發性骨折的多發嚴重創傷病人。通過及時搶救并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摘要 患者陳某,男,34歲,主訴車撞擊傷后全身疼痛半小時而入院。查體T:35.8℃,P:96次/m in,R:22次/m in,BP:65/45mm Hg。神志倦怠,能言、語清,皮膚黏膜蒼白,大汗淋漓,角膜透明,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應靈敏,頸軟,無抵抗,胸廓擠壓試驗(-),全腹平,緊張,全腹壓痛,叩診呈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無,左前臂遠端7cm裂口,尺骨外露,雙側大腿扭曲,短縮,壓痛,畸形,骨擦感明顯,骨盆擠壓分離試驗(+),雙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病理征(-)。
由患者傷情初步診斷(1)失血性休克;(2)肝脾破裂;(3)多發性骨折。處理:立即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建立兩條靜脈通路,給予代血漿500m l,多巴胺40m g入液滴入,維持血壓,備輸紅細胞懸液1200m l、血漿200m l,在糾正休克的前提下,行心電圖及床頭B超檢查,B超提示腹腔積液,結合腹穿抽出不凝血,確診脾破裂,我科行雙下肢石膏外固定穩定骨折,處理開放傷。通知手術室由普外科進行手術。
1.2 腹腔探查,脾臟切除 患者在氣管內麻醉下行脾切除、腸系膜挫傷修補術,術中見腹腔內積血約1000m l,脾門血腫形成,脾門破裂4cm×3cm,后腹膜左側及整個盆底廣泛血腫形成,后腹膜張力較高,術中診斷為失血性休克、脾破裂、后腹膜巨大血腫。手術行脾切除,腸系膜修補術,術中出血約1100m l,輸血1400m l,輸液4250m l,手術順利,安返病房。
1.3 骨折內固定 患者脾切除術后經抗感染補液治療,病情穩定,即行床頭拍片,X光片示:(1)左股骨頸,左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2)右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3)左第七肋骨腋斷骨折;(4)L1椎體壓縮性骨折;(5)左恥骨上下支及右恥骨下支骨折(6)左橈骨遠端骨折并遠尺橈關節脫位。遵循循序有度處理的原則,在控制感染的基礎上,分別于4月29日、5月6日在氣管內麻醉下,行左股骨頸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左股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左尺橈骨復位鋼針鋼絲內固定,右股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中C型臂X光機透視,復位固定滿意。
本例病人,傷情嚴重,接診醫師對病情判斷準確,處理果斷,經多科協作,雖多次手術,患者終能轉危為安,內固定復位固定滿意,無感染及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并獲滿意治療效果。
多發嚴重創傷是一次創傷暴力引起兩處解剖部位或臟器的嚴重創傷,所導致的創傷病理影響深重,嚴重的損傷引起的全身性反應是綜合性的,十分復雜,常在傷后1~4小時內出現休克,早期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脂肪栓塞綜合征。當出現顱腦損傷、胸部損傷、腹部損傷、骨關節損傷時有相應的臨床表現。我們在排除顱內、胸部的嚴重損傷后,對腹內臟器損傷明確診斷—脾破裂,結合脾破裂,骨盆骨折,雙側股骨骨折,對出血量做了充分的估計,出血量應在2000m l以上,在輸血補液的同時,給予雙下肢石膏外固定穩定骨折并進手術室進行手術,多科協作腹腔探查,行脾切除、修補腸系膜術及時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遵循輕重緩急,循序有度處理外傷的原則在感染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分別行骨折復位內固定,后經抗感染治療,諸切口均漸次愈合,X光拍片復查骨折復位滿意,對位對線好。
綜上所述,及時、有效的搶救,循序有度的治療對挽救多發嚴重創傷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