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9年12月13日的央視《面對面》節目中,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明確指出:中國的房地產業存在泡沫,造成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炒地和社會資金炒房。
記者:所有人都很關心,現在的房價正常嗎?
賀鏗:房地產業現在的問題,第一個是有泡沫,第二個是現在是在炒房,而不是使居者有其屋。我的觀點一直是非常鮮明的,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業有泡沫,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政府炒地,另外一個是社會資金炒房。我們的“地王”是怎么出現的?為什么會形成?地都是國有的,都是政府管的,這不是政府炒地是什么?
記者:地方政府覺得我就靠這點土地出讓金了。
賀鏗:既然土地是國有,中央財政收回來應該是合理合法的。然后中央拿了這個錢,該轉移給你的轉移給你,該轉移到更需要錢的地方,就轉移到更需要錢的地方。社會資金炒房,他買房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再轉手,再賺錢,所以有的有錢人一買不是一套兩套,而是十套二十套。房地產業作為一個民生產業,應該是讓更多的人買得起房才對。現在有一些商人,有一些理論家,還不如一千多年前詩人杜甫的觀點。杜甫把房地產業的性質說得非常的清楚,(房地產業是)干什么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要讓大多數人買得起房子這才是正道。對于房地產業的調控辦法,我說兩點:第一,把土地轉讓金,中央財政收了,遏制地方政府炒地。第二,對通過賣房子賺錢的人,高高地收你個人所得稅。比如你賺了100萬元,我收你8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我看你還炒不炒。
記者:這點從技術上來講也不難實現,為什么我們說遏制房價這么多年沒有實現?
賀鏗:我認為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員可能就希望房子維持一種泡沫化的狀況,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有錢用。他不考慮整個國民經濟是不是健康發展的問題。我認為,一部分城市的房地產業有泡沫,遲早它要恢復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