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玲, 陳祥昌
1.閩南理工學院,福建 石獅 362700
2.泉州皮膚病防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閩派服裝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泉州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在福建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閩派服裝產業發展走過了一條成功之路,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零星分散發展到形成完整產業鏈和龐大的產業集群,從“數量經濟”向“質量經濟”和“品牌經濟”的跨越。閩派服裝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從抽絲、織布、染整到服裝生產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產業集群。目前,泉州市有8000多家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從業人員50多萬人,已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閩派服裝產業聚集區,2008年紡織服裝業(不含鞋類)產值達到1050億元,占泉州市工業總產值的1/4強,占全省的80%,占全國的10%,出口創匯占全市創匯總額的33.7%[1]。
隨著網絡的深入、普及和開放,隨著技術手段的大大加強,服裝電子商務市場的增長速度大大超乎想象。整個服裝行業都受到了電子商務所帶來的震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網絡化的過程。 目前,國內服裝行業最流行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體系,利用互聯網平臺迅速擴張,占領國內外市場,縮短整個運作的周期,降低成本,快速盈利的運營方式。
多年來,產業集群一直是專業市場重要的客戶和服務對象,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產業集群中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開展商貿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閩派服裝產業集群利用服裝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形成一個虛擬的經濟綜合體,完成了傳統生產鏈的升級,并借助其電子商務平臺,推動專業市場創新交易模式、管理模式和營銷模式,完成了傳統流通鏈的升級。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之間的互動作用由于有了電子商務平臺的插足,促使閩派服裝產業集群增加了對專業市場轉移的新空間。
1)電子商務整合閩派服裝產業集群。2009年在金融危機下,以石獅為中心的閩南紡織服裝板塊憑借原有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和區域品牌優勢,并創新性地開發閩派服裝產業集群的電子商務平臺,合力抵御了風暴的沖擊,使閩派服裝產業集群穩中有進,創產業鏈新優,其成效令國內其他集群所矚目。
2)電子商務促進閩派服裝產業信息技術提升。閩派服裝產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不斷提升企業的信息技術能力,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從原來單項業務信息技術到現有集成信息平臺;其次,從單機本地的服裝設計到網絡化、異地的協同;第三,支持服裝大規模定制[2]。
3)電子商務促使閩派服裝產業商務模式發生轉變, 提高了經濟效益。閩派服裝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可以降低了閩派服裝企業的交易成本,減少了閩派服裝企業的庫存量,縮短了閩派服裝企業的生產周期,從而大在減少生產過程的損耗,提高生產效率,最終提高了閩派服裝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服裝企業所建立的電子商務模式,并不是電子商務技術的簡單疊加,而應該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前提。根據閩派服裝產業集群的特點,通過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的整合,促使服裝企業通過高度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來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的有效整合,將使供應鏈上各結點企業的產品需求信息、生產安排信息、訂單傳遞信息、交貨及庫存信息和產品在途信息等實現高度共享與集成。該網絡可以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使每個鏈節都能實現合理的增長,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閩派服裝產業集群電子商務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閩派服裝產業集群電子商務模型
閩派服裝產業電子商務是閩派服裝產業服裝批發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閩派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隨著電子商務在服裝行來的應用,閩派服裝產業集群的發展進入更高階段。電子商務平臺也越來越在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支撐體系建設與區域品牌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市場日益成為促進產業集群地發展的信息服務中心、展覽展示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及貿易交流中心。
我們相信,通過充分把握科學發展觀,建立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培養高素質的項目實施人才,閩派服裝產業電子商務將有能力落實電子商務盈利的發展目標,為進一步促進閩派服裝產業市場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1]丁杰,等.對泉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考察報告.http://www.jjdpc.gov.cn/system/news,2009-6-29.
[2]剖析服裝行業電子商務.中國服飾網,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