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擔任高三的化學教學已有多年,雖然有一定的經驗,但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化學學科后進生的消極態度,讓我無計可施。
盡管如此,我還是不能放棄。經過仔細分析,我把化學后進的學生分為這幾類:
1,暫時困難型。這類學生一般占后進生的四分之一左右,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均屬中等水平,化學學習困難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這類學生占后進生比例很小。他們的特點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空間想象力都比較低,但學習習慣較好,意志較強,自我意識水平較高。
3,動力不足型。這類學生占總后進生人數半數以上,他們的能力水平基本屬中等或偏上,但學習習慣、意志等明顯低于第二類學生,因學習動力因素不足而導致學習困難的特征較明顯。
4,整體性困難型。這類學生一般占后進生的四分之一左右,他們缺乏動力,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對較低。
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要調整心態,想辦法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變換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尋求更好的教學模式,落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作業。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低起點、嚴要求。
高考對知識的要求并不全面,但對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知識點。
化學后進的學生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能力,都達不到高考要求,怎么辦呢?開始高三化學復習時,對化學后進生不宜過高要求,大膽刪除資料上的難題,因為這部分習題,即便教師做詳細講解,學生也掌握不了多少,所以,重點是要學生掌握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化學方程式、實驗等。
在布置作業時,選取較容易的習題,并嚴格檢查。這樣學生不會感覺那么難,慢慢培養他們的信心。
2,不包辦、重興趣。
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的培養、提高,不是通過老師講就能完成的,而要靠他們自己揣摩、理解。
在課堂上,滿堂灌的課堂總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學生不會去積極思考。對于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包辦,大膽讓學生自己解決、講解,并且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點評。
老師要善于用眼神、表情、語言等,充分肯定和表揚學生正確的地方,恰當時可以指導學生,讓他們學會歸納小結。這樣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也慢慢會感受解題和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學化學的興趣,從而想學,并會自覺學。
3,兼顧整體、求突破。
班級的學習風氣和氛圍,不僅僅影響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優等生的突破。因此,我們在兼顧整體的同時,也要注重優等生的培養。對于基礎和能力好一點的學生,我們要加強課外輔導。
在課堂上,我們顧全每一位學生,對優等生的培養卻是遠遠不夠的。對他們,我們要多交流,關注其心態、情感、生活、愛好等各個方面,當然,最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指點。
教師要避免這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他們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批改他們的作業、考試試卷時,要盡量做到面批,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能力。
4,不放棄、講堅持。
看不到顯著效果就想放棄,這是每一個人都容易犯的毛病,學生如此,老師亦然。
學生放棄了,沒有堅持,就沒有希望,如果老師在這個時候,覺得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此想放棄的話,學生就會對化學學科更沒興趣,更容易打擊學生的信心。
針對這種情況,化學教師應樹立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多鼓勵,少責備,努力提高他們的興趣,不輕言放棄,相信付出總會有所回報。
以上就是我對化學后進生高三復習的部分困惑和思考,以及一些具體做法,希望同行們批評指正。至于怎樣達到更高層次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