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丈夫”?孟軻先生的標準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大丈夫標準,如同一桿標尺矗立在人們心中,度量著古今中外的蕓蕓眾生。其實,堪稱大丈夫者,莫不彰顯出大丈夫應有的底色。
大丈夫的底色是非明晰。
有志氣的男子漢,便在辦公或理私時,只論是非而行事。“當是者是之,當非者非之。”釘是釘,鉚是鉚,毫不含糊。試想,與奸詐的小人共事,他們只圖一利之私。不希望你按章辦事,逼你同流合污。處此境地,不能問事對錯,不計個人得失,堅持照章辦理,那便是大丈夫行事了。
大丈夫的底色是以天下為己任。上古時代的大禹,為了治理洪水,在野外櫛風沐雨八年之久,三過家門而不入,以至于腿上的毛都磨脫褪盡。歷盡艱辛,為的是天下蒼生。
大丈夫的底色是不為富貴名利所誘惑。漢代的霍去病在抗擊匈奴,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場上,馬不卸鞍,衣不解甲,度過了戎馬一生。漢武帝為表彰他的功績,下令為他建造一座豪宅。但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連看也沒看一眼。他的一句“匈奴不滅,何以家為”氣貫長虹,一直激勵著歷代戍邊的將士。
大丈夫的底色是威武不能屈。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思想家喬丹諾-布魯諾因為堅持并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被黑暗的宗教裁判所處以火刑。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之中,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后的誓言:“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的,知道我的價值。”
數不勝數的人類精英,把自己的人生演繹得精彩絕倫,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他們揮濃墨,灑重彩,舞動如椽的筆,在人類歷史上涂抹出了大丈夫應有的生命底色。
我們青年后輩,當謹記孟子大丈夫的標準,不斷修煉品性,在自己的人生中,涂出大丈夫的生命底色。
(指導教師:黃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