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萬六千頃。八功德水繞靈山!”
就在這詩畫般的境界里,有一所名為XSMXE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面朝太湖,背坐郁郁蔥蔥的天平山。綠樹掩映、燕語呢喃中,三層的歐式建筑隱約可見。這是一所并不任性,但有點個性的學校。校園里每天晃悠著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兒,他就是我——這所學校的校長。
10年啊!不知多少次幻想這輩子能夠按自己的意愿辦一所學校。在2020年的今日,終于如愿以償!對于兩年前的這個選擇,我在心里思慮過千百次,我慶幸自己選擇的正確,正如三十多年前選擇做教師時一樣。
早晨照例總是來得很早,到學校正是八點。孩子們已開始陸續進入校門,我照例在校園中轉悠。一些在家吃不上早餐的孩子,已由學校保障部安排吃早餐。在餐廳里,我拍拍小Z的頭,“吃飽啊!”小家伙回我一個鬼臉。露出了雪白的上八顆牙。校園中已輕輕地飄起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
陽光明媚!H副校長已站在校門前,迎接師生的到來。我們已經是多年的老搭檔啦。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知道她今天有一個“神筆小馬良”成果展示會,“初中生寫作研究”這個項目被省教科院確定為“十四·五”重點推介項目。這些天,她一直為這個項目興奮著。
同學們陸續進入校園,蘇格蘭花裙在校園中閃爍。校園里又飄蕩著《春天在哪里》,似一杯太湖翠竹,沁人心脾。辦公樓下,迎面碰上老劉。一個剛從文聯退休的老干部,小W的爺爺,一個整天樂呵呵的老同志,今天他來做義工,替圖書館整理新到的一批圖書。
9:00開始上的第一節課是我的語文課。
孩子們似乎是昨晚休息很好的緣故,師生問好的聲音也是那樣清脆,仿佛今天的天氣一樣明朗,活脫脫一群百靈鳥!我們班和全校一樣,流行U型座位形態,同學們對面而坐,便于研討交流。今天的教學內容我選的是泰格特的《窗》,因為我們不再用統一的教材,我在學校倡導“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所以教什么內容,學校選定一個范圍供教師自選,教師也可以自選自編教材。我一直主張并實踐我的“沉靜語文”,讓學生在素讀中觸摸語文、感受語文。這一節課圍繞“品讀語言、感悟人性”這一目標,分三大板塊:自讀文本——尋找問題——研究交流。我讓學生在把握整體之后,找出最重要的兩個字“窗”、“墻”進行重點研究。我始終把握“學習行為掌控”這一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學習、合體學習,孩子們時而讀書,時而書寫自己的理解、感受,自我檢查、自我評價,相互質疑問難。不知不覺一節課上完了,同學們的收獲播種在臉上。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意猶未盡,一貫上課好走神的小F和小G還漲紅了臉。把我堵在門前讓我對他們的觀點作出評判。一絲說不盡的歡喜在我心頭掠過。
第三節課,不速之客的我早早就坐到了小王老師的教室,另外還有老青等幾位教師也來了。幾天不見,教室里又變臉了,居然成了“知識宮”。老師們按照教學標準要求。把本學期所有知識點都展示了,連天花板上都是,學生抬頭可見。每個同學的自我特長展示更是異彩紛呈。
開始上課了,小王老師卻坐在墻角紋絲不動。天文氣象社團、國際形勢研究社團、江南文化研究社團等六個社團在打擂臺賽。天文氣象社團的小N同學昂首挺胸走上講臺,拿出自己的稀奇“寶貝”,吸引了全班同學的眼球??吹酵瑢W們都投出羨慕的眼光。也許是因為太激動。他氣壯如牛地說:“我還能預報明天的天氣!”同學們便起哄說:“那就報一下吧!”我感覺到小N意識到自己說了大話,不好收場了。可又不能失面子,于是他鎮定自若地說:“嗯。明天應該是大晴天,我下周就會出來推理數據報告!”同學們看看他那一堆子氣象工具,一副專業人士的派頭,似乎也就相信了……一個個展示在熱烈地進行著。爭議聲、掌聲不斷。午飯已經開始,小王老師不得不進行“干預”,這才收了場。
午飯一直是豐盛的自助餐。輕柔的《藍色多瑙河》在湖上田園縈繞,淡綠的窗簾,白色的餐桌,還有窗臺上擺放著的飄著淡淡清香的茉莉,一幅多么寧靜的畫面!每天都是這樣,老師們邊吃邊聊。我湊上去,聽著他們的熱議。原來,老張又在高談闊論,他們物理M4正在發表物理教學中證據意識養成的趣聞,老張一臉的興奮。他是和我一起來XSMXE的,可是老特級了,我們三天兩頭討論感興趣的問題。另一角則是語文F5們在談笑,不知什么事情讓他們那樣的興奮。每天都有這樣類似的討論。什么編寫教材啦,滑稽的某某學生等等。只有討論,沒有結論,吃飯開始,飯后結束。
午間,我躺在沙發上,隨便翻著福祿倍爾的《人的教育》。自從執掌XSMXE學校,我把十幾年前讀過的一套外國教育名著叢書,重讀了一遍,總是希望再嗅到點什么。
午間的校園是靜悄悄的,老師們很自由,大多是在休息,也有泡圖書館的。而同學們則散落在校園每個角落,有的在小憩,有的在討論問題,還有的三五成群圍坐在封閉起來的大連廊間的大理石桌周圍,似乎在討論什么“偉大計劃”!大多數學生則是在大閱覽廳里靜靜地讀書。
下午是一天中校園里最熱鬧的時光。因為我們學校下午實行超市課程。每學期每個學生選修三門課程。實行走班制教學。學校推薦、教師建議、學生選擇。課程包括科技、閱讀、藝術、手工、體育、健康等八類二十四種。孩子們到各個專用教室,組成一個個“新班級”和“新同學”。這兩節課是他們一起討論問題。他們每學期要寫一篇研究論文,那還真是有板有眼地在做,因為學期末還要進行論文“答辯”。
下午3:20,我照例參加在樂水閣進行的常規學科組活動。語文學科組首席教師G老師主持,C老師、L老師分別針對“如何引導學生選讀小小說”、“課堂學生自主討論的調控”提出困惑,向大家討教。大家共同研討“開處方”。因為前幾次活動他們批評我以前發言太多,我今天是忍住不說,倒也落個清閑。
從樂水閣出來,走到操場邊。一群小家伙正在踢足球,兩個隊有模有樣的。籃球場上正在進行的是八、九年級的籃球對抗賽,爭戰正酣。我正準備順便去瞟一眼,迎面走來的課程部S主任硬是拽著我去看另一個比賽。
藝術館中掌聲如潮!原來這里正在進行著五、六、七年級的“超級女生”選拔賽。只見M同學在揮毫潑墨,瞬間“寧靜致遠”四個雋秀大字閃亮生出,大廳里掌聲雷動!M紅暈暈的臉上寫著自信。
藝術館的周邊墻壁上掛滿了同學們的作品。翰墨飄香!原來這次“超級女生”評比的項目有琴、棋、書、畫,這是其中之一——書法。一幅幅作品雖不能說是栩栩如生,但稚嫩中不乏靈氣與執著。
放學時,太陽還沒有落山。孩子們那小鳥似的嘰嘰喳喳聲漸行漸遠,校園又恢復了清晨一樣的寧靜,偶爾有不知名的小鳥的一兩聲叫聲回響在校園里。墨池的活水依然在流淌,似乎永遠不知疲倦。
我也該回家了。我順著樓梯而下,一路走過學生名人廊,二樓的成長印跡墻,“四君子”墻,他們似乎在靜默中訴說著傍晚的閑趣。
在這靜謐中,我不禁想到梭羅的《瓦爾登湖》中的一句話:歸來去兮,去兮歸來,那一段物質極其簡樸而內心卻極盡豐盛的生活……
“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天心不在波!”
徜徉校園,向往依舊,羨慕依舊。太湖碧波湛藍,靈山森林野趣,天籟之音似乎在提醒著我對教育的清醒認知,對教育的虔誠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