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正在各地電視臺熱播,柏寒飾演的那個厲害、擰巴、愛鉆牛角尖的“惡婆婆”曹心梅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向不溫不火的柏寒也憑借這個角色人氣大漲,觀眾對她最感興趣的就是:生活中,她也是這樣一個惡婆婆嗎?
這個問題,當然是柏寒的兒媳婦杜菲菲最有發言權。菲菲說:能做她的兒媳婦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幸福。
做婆婆的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實屬不易。來聽柏寒說說“婆婆經”吧———
保持距離,兒媳永遠不等同于女兒
很巧合,我媳婦和《媳婦的美好時代》里的毛豆豆從事的是同一種職業:護士。媳婦挺漂亮,性格也直率,我喜歡。我就一個兒子,一直想有個姑娘,所以兒媳婦一進門,我就把她當做女兒看待。
心里這么想,行為上自然就不見外了。媳婦是個典型的80后,80后的毛病她都有。首當其沖的就是睡懶覺,她和我兒子晚上上網、玩游戲、看碟,凌晨兩三點才上床。我呢,早上最遲七點就要起床了,起來收拾屋子,弄早點,再出去溜達一會兒,回來九點多了,他們還沒起。等到十點,估計他們是不吃早點了,我得準備午飯了,他們還沒起,我就憋不住了,去敲他們房門。通常是兒子迷迷糊糊地應幾聲:這就起!
可是直等到我把午飯都端到桌上了,兩人還沒起呢。我火了,直接進屋掀被窩,一人屁股上一巴掌:太不像話了你們!兒媳抱著被子抗議:媽!你怎么進來啦?我大大咧咧地說:我不進來你們能睡到晚上!
一般來說,做護士的人都挺整潔的,可我那兒媳婦出門穿得挺光鮮,那個房間亂得呀,連個下腳處都沒有,床頭柜上厚厚一層灰,還不讓我收拾。兒媳婦常說:我這亂得有章法,什么東西在什么地方我心里都有數。
還有兒媳婦穿的那衣服,我也看不慣,低腰褲,一彎腰露出那么大一截,還有露臍裝,腰都露在外面,我倒不是保守,關鍵是有害健康啊,一定年紀的時候,病就全找上門來了。后來一看她后背露在外頭,我就“啪”一巴掌。我挺不見外的,但兒媳婦不干了,覺得呆在家里不自由。
她說:我這娘家生活了二十幾年,都是在我媽的管束下生活,好不容易逃脫了,結果來了個婆婆,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啊!她用開玩笑的口吻說的,但我聽出了她的不滿,挺不高興:這孩子怎么不知好歹啊?
每次我要去外地拍戲,一般好幾個月,兒媳婦雖然嘴上說“我會想你的”,但她抑制不住興奮,就是那種“解放了”的感覺,這點讓我挺郁悶。
我和我們劇院的一位大姐聊天,說起這事兒,她的話對我很有啟發:你就是太不見外了,兒媳永遠不可能成為女兒,同樣的話,親媽說和婆婆說,感覺完全不一樣。我一下子領悟了,可不是嘛,對待人家的孩子,你就得有距離,就得講客氣講禮數,給雙方留有空間和余地。
那之后,我就開始糾正自己和兒媳的相處方式,盡量管住嘴巴,說話之前要想想,這樣的話兒媳婦能不能接受?對看不慣的事只能點到為止,她能不能聽得進去,還真不是可以強求的。
其實也得允許年輕人有個成長的時間,就說睡懶覺這件事,兒子和兒媳現在好多了,他們自己也意識到那么睡,實在是有點過了。
調整心態,學會和兒媳分享兒子
我和兒子的感情,可能比起其他母子來,要更深些。兒子才幾歲時,我就和他父親離婚了,很多年里,母子相依為命。我和兒子已經習慣,對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親近的人。
然后就來了兒媳婦,你就看著有了另一個女人,享受你兒子的寵愛與照顧,我這心里,真不是滋味兒。有時,兒媳下班回來,很累了,就讓兒子揉揉肩,有時,兒子還會給媳婦倒泡腳水,最肉麻的是飯桌上,還互相夾菜,你一口我一口的。
我心里告訴自己,小兩口這么恩愛是好事啊。但真的置身其中的時候,那種嫉妒那種厭惡,簡直沒法用語言形容,我忍不住說:喲呵,你倆這是在演言情劇吶?傻瓜都能聽出我冷嘲熱諷的意味。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兒子不愿和我親近了。以前我和兒子常有些親昵的小動作,比如我喜歡擼擼他的大腦袋,揪揪他的耳朵,現在只要我這樣做,他就會一縮脖子,避開了。但是他和媳婦之間 ,隨時隨地抱一抱親一親啦,我一邊看著,心像是放在油鍋里煎一樣難受。
兒媳也意識到了可能我看不慣她和兒子親近,慢慢地,當著我的面就很收斂。看著他倆在我面前相敬如賓的樣子,我也很難受,年輕人么,就該甜甜蜜蜜的啊,我是不是成了多余的電燈泡了?是不是成了讓人討厭的老太婆了?
我告誡自己,一定要調整心態,否則自己不痛快,也弄得孩子們不痛快。有這種不平衡心態,主要原因是這些年來我除了拍戲,心思都在兒子身上,現在,是我該慢慢淡出他生活的時候了。
那之后除了拍戲,我也用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我對美食挺有興趣,沒事就照菜譜琢磨,這一琢磨,發現好多小竅門,比如燉羊蝎子不能放大料,否則,會有一種怪味;比如拌沙拉時,在沙拉醬里加兩個熟雞蛋黃,會特別香。我的小竅門記在小本子上,都快滿滿一本了。我的“柏氏私房菜”在朋友中間出了名,只要有空,大家就會以美食的名義來我家歡聚,老朋友吃吃飯聊聊天,特別開心。
我還愛上了旅行,我的旅行和別人不一樣,我不愛去名勝古跡扎堆,我喜歡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靜靜住上一陣子,和當地的人生活在一起,一起買菜一起做飯,什么事兒也不想,讓心靈好好休息。我準備每年都安排一次這樣的旅行,計劃都排到三年之后了。
現在,我情緒平和多了,甚至有時還挺感謝兒媳婦的,因為有了她,我可以放心地去過我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走到哪都牽掛著兒子———一個人會不會好好吃飯啊?會不會孤單啊?今年兒子過生日時,我還認真對兒媳婦說:我把兒子正式移交給你了,一定要過得幸福喔!
包容寬容,成就媳婦的美好時代
兒媳婦個性強,凡事有自己的主意,說話直來直去,不太會照顧別人的感受。
說到她的直率,還有這么個故事。有一次,我和兒媳婦一起去廈門,逛街的時候,我在那兒試,兒媳婦幫我參謀。我看上的衣服她都看不上,她會說:媽,你腿短,穿這樣的褲子不合適!你身材比例不合適,這件裙子不行。營業員看了直樂,說:這是你女兒吧?因為很少看到兒媳婦和婆婆說話這么沒大沒小的,而婆婆一點都不生氣。
我是這么想的:年輕人的想法,也不一定全是錯的。就拿穿衣打扮來說,兒媳婦的審美絕對強于我,我按照她的指點,比以前時尚多了。她也自詡為我的“私人造型顧問”,在這方面我對她絕對言聽計從。
兒媳婦是喜怒都形于色的一個人,遇到不高興的事,就都掛在臉上,換了別的婆婆,肯定不高興:你這是撂臉子給誰看哪?我也會不舒服,可設身處地想想,誰沒點兒脾氣?我比她多吃了這么多年飯,哪能和她計較?一般兒媳婦鬧別扭,我就拍拍她的腦袋,憐愛地說:又耍小孩子脾氣了。我這么一說,她就不好意思了。
婆媳之間相處的一個不二法門,就是:不計較。大家都沒什么壞心眼,也沒什么原則性的大事,只要有這三個字,什么不痛快都可以化解。
還有一個,就是老人啊,總覺得自己是對的,總愛拿自己的一套來要求年輕人。比如,我喜歡晚上喝粥,吃些清淡的,覺得對身體好,就要求兒子兒媳和我一樣,他們也孝敬,一般都答應。
前幾天,我們在家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里面有個情節,是曹心梅要吃素,害得兒子兒媳受不了,晚上躲在臥室里偷偷啃肘子。看到這里,兒子兒媳笑成一團,我就奇怪,有這么好笑么?兒子實在忍不住了,告訴我,他和兒媳也這么干過,天天喝粥受不了了,有次一晚上在臥室里“消滅”了一整只燒雞。
我對兒子兒媳說:以后我吃我的,你們吃你們的,不只吃飯,其他事你們有不同想法,也別遷就我。
現在兒媳和我在一起放松多了,很難想象,我們平時在家里,會一起坐在電腦前大呼小叫玩“蔬菜大戰僵尸”的游戲,活脫脫一對玩伴,哪像婆媳啊。
今年我過生日,兒媳送我的卡片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媽咪,謝謝您的寬容和開明,您是我最好的閨密!能得到80后媳婦這樣的評價,我覺得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未經作者許可,本文禁止轉載、改編和網摘)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