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也好色,但是比男人更有層次感與縱深感。
這個“色”更豐富。她們喜歡一個男人,哪怕是舞臺上的某款明星,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既有輪廓容貌的“色”評價體系,更有諸如性情、氣質的“色”考量。比如黃曉明可謂帥品,并沒有讓女性特別迷戀,因為缺些性情的色誘惑。
男人基本是拿著尺子量三圍,來支持自己的“色語權”,低級、教條、僵硬,明顯帶有“男”僚作風。而貌似溫水的男人,常可以讓女性慢性癡迷,比如娛樂圈最近比較火的、演家庭倫理劇而揚名的張嘉譯(《蝸居》男主角),以及《新結婚時代》里的郭曉冬。他們并非傾城之體貌,卻絲絲入扣地讓女粉絲呼吸加快,雙眼迷離。
有味道的男人一般都要顆粒飽滿,經風霜,熟而不腐。所以,80后男生很生氣,為什么60后70后熟男有房有車,還要搶他們同齡的女生?男人太老,身上有腐敗氣息,太年輕,則嫩,雖然可愛,卻不可敬。女人很奇怪,哪怕男人的性感,也最好有可敬的元素,否則就覺得膚淺。
很多男星,在舞臺上看著很好,比如金城武,但很多女性反映說,他只屬于舞臺的、風景的,真的走近自己生活,不一定讓人自在舒服。而張嘉譯之流,有親近之美,伸手可及。
另外,他們都很符合當下女性對異性的審美需求:外型比較北方,高大,五官粗獷,有權或者有大男子主義作風,一句話,看起來比較爺們。這只是初步的“色印象”,感官的直覺的。
最關鍵的“色魅力”,在于“爺們假象”下,有一顆溫柔、細致,甚至粉紅的心,表現在言行舉止里,就是溫暖、生活化、煙火味,可以用的、可以相處的美好,而不僅僅只是用來觀摩、朝拜的。
有個21歲女孩這樣表達對張嘉譯的幻想:第一眼便愛上了你,后悔以前傻傻地去看那些泡沫偶像劇……愛你干凈儒雅的氣質,愛你受傷的眼神,愛你只露八顆牙齒的一笑,愛你下唇的一線唇溝,愛你吐出的每一個字,愛你磁性的嗓音,愛你的白襯衣和外套的毛衫,愛你躺在被窩露出臂膀慵懶的姿態……
熱乎乎的、可摸可觸的性感幻想。這就是張嘉譯之流的魅力所在。硬朗的外表里,舊瓶裝新酒,比如貝克漢姆式的溫柔與體貼,而不是硬朗路線走到黑,比如張涵予,就不太合作地繼續裝酷,其實是掃女性的興,現在女人也強了,你搞得一臉堅毅,是不討好的。
胡軍就學乖了,有型且有胸毛,卻張弛有致,能屈能伸,常帶女兒出來秀溫和父親的美。他很清醒、自然,不會擺著硬漢的架勢,他的柔情也一樣天地可鑒,人神共歡。有次,攝影師條件反射地要求他肢體與表情擺得“再硬一點”,胡軍幽默地說,“別硬了,再硬就折了。”眾笑,在理。
經濟高速發展時代,女性對男性的要求,既要性感的刺激,又要有安全感的撫慰;有浮躁的一面,也有尋求安逸的一面。而張嘉譯之流可以起到安神養血功用。五分硬朗,三分柔和,二分“家用”,這樣的男人目前缺貨,所以熱賣。
女人漸漸好色,男人慢慢悶騷,這樣才供需合理。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