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第50師奉命出國增援駐印軍反攻緬北。我當時是該師148團上校團長。
配合英軍 攻克平衛
1944年9月初,我148團在孟拱地區集結完畢,即奉總指揮部命令開赴平衛地區,配合英軍第36師作戰。當我團到達時,我立刻和聯絡官巴其洛少校及一名英語翻譯,共同去拜會了英軍第36師師長菲士汀將軍。說明來意,菲士汀將軍表示歡迎。他談話爽快流利,操一口英國本土語音。他介紹情況說:“平衛敵人估計有一個連,在對面山地一帶,構筑有較堅同的防御工事,企圖阻止我軍南進,以掩護其曼得勒駐軍的安全。本師的任務是迅速攻占平衛高地,壓迫日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進而攻占曼德勒城。貴團來此是為我師的兩側布置警戒,確保我師在進攻中取得側背充分的安全。”我們弄清了情況和明確了任務后,我們將警戒計劃告訴了菲士汀將軍,并附一卜地圖,他表示同意我們的部署。
英軍第36師的作戰區域完全是沿著鐵路兩側地帶,整個正面不過4000~5000米。三個旅三線配置,即:第一、二兩線各一個旅,第二線以后,是兩個炮兵營和師指揮所,師指揮所后面是一個旅的預備隊,再后面就是后勤機關了。其進攻的方式和手段是,每天拂曉以后,開始用空軍對敵占領的高地輪流轟炸,并用機槍進行掃射;第二步再命令炮兵進行炮擊,然后第一線部隊在炮擊后派步兵向高地搜索。如果發現高地還有敵人回擊,第二天便照頭天的辦法進行攻擊。經過四五天時間,平衛高地的森林、樹木均被炸光,連土色都能明顯看出,最后在強大的火力下終于占領了該高地。
為了慶祝這次勝利,菲士汀將軍舉行了招待會。會后,為了表示對我團配合作戰的謝意,菲士汀將軍特別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師指揮部及其辦公室。這些機構都設在鐵路列車上面,車廂外部罩滿了迷彩和偽裝網。我們登上列車,先看副官室、參謀室。其參謀室占了三個車廂,其中有一個車廂是戰場沙盤,四周掛滿了軍用地圖,供指揮研究作戰使用。再過去就是副參謀長、參謀長的辦公室,布置比較簡單。往前走便是警衛班的住地和通訊班的工作室。通過這個車廂后,便是師長的辦公室,室內也有一套軍用地圖和文件柜、辦公桌,陳設比較整齊清潔。另有一個車廂,全是服務工作人員。參觀后,我們表示感謝并告辭,接著我團就離開了平衛。
最后一戰——昔卜之役
昔卜是我們團的最后一戰,它是緬北撣邦的重要城市之一,公路、鐵路交會的要沖。日寇軍隊在此駐有重兵,企圖負隅頑抗。以掩護其主力向泰國方面撤退。我師奉命迅速攻占昔h,而我團從南杜出發,順南杜河下游山地展開,不遠就與敵接觸。敵人逐次撤退離昔h城20余里處憑河據守,頑強抵抗。經過兩天兩夜的戰斗,我們正面前進感到困難,于是師部命令149團沿河的下游向昔h城東南進攻,再轉向西占領了昔h城的一部分建筑物,敵仍頑抗不退。入夜,敵以坦克部隊為先導,掩護其步兵向我149團反撲,進入巷戰,形成膠著狀態,彼此傷亡均大。后敵利用昔卜城西北角355高地,集中炮兵火力,完全控制了城中各交通點,以致我149團進展非常困難。根據偵察結果,師部決定改變部署,將我團正面任務交由150團派一個營接替,負責牽制敵人,我全團便在上游乘夜渡河,迂回到昔卜城以西地區。向昔卜西北355高地實施陸、空聯合進攻。我團部署完成,師部即命令先以空軍向355高地轟炸掃射為掩護,步兵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向高地發起猛烈沖擊。經過3小時的近戰,終于攻占了這個制高點。由于敵人喪失了355高地,我軍采取東西夾攻,敵人便棄城南逃。我軍乘勝追擊,全殲敵人。此役,共殲敵人數百人、生俘數十人,并繳獲坦克20余輛和其它軍用物資一大批。由于昔卜的攻克,曼得勒之敵也隨之紛紛向泰國邊境東逃,英美聯軍同時收復曼得勒城和緬甸首都仰光。而昔卜之戰是使第二次緬甸反攻戰役勝利結束的戰斗,時為1945年3月。
我和我的148團從1944年2月空運參戰,1945年6月隨新一軍奉命回國。在這短短一年多的日子里,我見證了中國軍隊的輝煌,見證了盟軍的友誼,見證了華僑同胞和我們的骨肉深情。來的時候我乘坐先頭部隊先頭團的第一架飛機抵達,走的時候乘坐殿后團的最后一架飛機離開,我以一種圓滿的方式完成了令我一輩子都驕傲的一次遠征!
(王大中【中國駐印軍第50師148團上校團長】口述尤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