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給我聽,我也許會忘記;指給我看,我也許會記住;讓我自己做,我也許會理解。這是國外的一句教學名言。我們不難讀懂其中的含義,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最重要的方法是“做”,最必要的途徑也是“做”,這個觀點也剛好與我國實驗教材新課標的理論相符合,新教材更強調學生要重視親身的體驗,從而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以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目的。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過程中,我們當然不能只讓學生做,因為這樣學生的認識活動缺乏教師的引導,學生學習將陷入盲目狀態,不能系統、高效率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因而我們強調學生的“做”,卻不能完全忽視說給他們聽,指給他們看。數學教學的完整過程,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對象的實際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而盡量高效率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
學生的聽、看、做應該是他們在教師的指引下做出的有利于吸收知識和發展思維的良性反映。數學課的教學,更應該盡量能體現學生動手去做去實踐的重要性。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養成,數學能力的提高,非親自去實踐、去體驗不可。下面我就談談在教學活動中如何讓學生去聽、看、做。
一、學生的“聽”是對教師的“講”的信息的接受
如果只有良好的輸出而沒有有效的接收,教學的效果一定不顯著。但是教師的講是必不可少的,運用講授法、談話法進行教學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方法。從另一角度看,教師的“講”與“談”實際上就是注,因而缺點是明顯的,為盡量減少這種缺點,教師應注意運用講授法與談話法,要充分準備周密計劃;要善問,啟發誘導;要面向全體;要小結或總結。當然數學課的教學幾乎沒有只讓學生去聽的,為了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印象更深刻。教師還要指給學生看,聽與看也不是獨立的,而是相匯相融,互依互存的。
二、讓學生“看”,是數學教學法中的一種重要手段
能使學生較為直觀地接受教師的信息,這種信息一般也存在較持久,如教師的板書。板書是學生在課堂上用看接受到的重要信息。為了盡量使學生看的明白,要求所做板書必須內容精練,有條理,重點突出,字跡工整、清晰、醒目。另外數學教學過程中最為直觀也可使問題簡單易解的方法有圖解法和演示法,一道數量關系復雜的應用題在一條線段上準確的標上略有說明的數量就能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關系明顯地表示出來,把問題的內涵直觀化、清晰化。出現了問題看得明明白白也就易記,同時印象深刻也就易牢記。
三、“做”讓學生投身于探求真知的全過程
雖然聽與看是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但這畢竟不能使學生完全地體會數學的精要。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要他們親自動手去嘗試,然后才能有所發現。接著才有發展,最后才能提高。我們都知道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學生親身的體驗是最寶貴的,只有親口嘗試過才能知道梨的味道。因而我認為數學課要求老師取重點讓學生聽,抓關鍵讓學生看。更要求教師盡量多地讓學生去做,讓他們投身于探求真知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他們各具特點的個性。那么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安排指導學生去做呢?
1.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多寫
因為寫能使學生零距離地與數學問題接觸,同時也是誘發學生思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過學生的寫才能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并能尋出過程的錯誤給予訂正,也能鞏固已學的知識。寫其實就是練習法,是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訓練的重要手段。因而又必須有目的性。從而提高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對于新知識內容的鞏固性訓練,應精、減、適量,對于具有發展性的知識內容要求訓練目標單一形式多樣。還應該適當分配練習的分量、次數和時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及時檢查練習,及時指明練習的正確與錯誤,逐步培養學生自我檢查的能力,切忌滿抄一黑板,讓學生在題海里無所適從,這樣題海戰術只會造成學生
信息的混亂,增加學生的負擔。
2.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快樂地理解知識內容
當然這種游戲應該目的性明確,程序編排緊湊,結論要清楚。數學問題有很多是極其抽象的,不管教師怎么講,讓學生怎么聽,怎么看,他們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懂。我在教學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時,我要求同學們選出三個代表上臺分乒乓球,我給出十一個乒乓球,提出三個學生用平均分的形式,后來他們終于懂得了把一個
數量進行分配不一定要平均分還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去分。
3.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
的數學現象,用已學的知識去推理、分析、總結
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到校外社會生產、生活場所對實際事物進行觀察、研究,合理運用“參觀法”。這樣可以使學生接觸實際,了解社會生產、生活,可開闊學生的眼界,有利于書本知識與生產、生活相聯系,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際生活具有豐富的直觀性可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但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教師一般都不實施,我認為,只要有嚴密的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預先估計好,通過指導學生記錄收集資料安排調查、訪問,我們收獲的效果一定很好。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道理。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除了要使學生聽得懂,看得清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動手去做,也就是讓我們參與到實踐中去,讓我們體驗知識來源的全過程。數學教學舊模式要打破、要創新,就一定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鐵路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