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在當前中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分層教學的理論,在中學數學教學的各個過程中應用實踐了分層教學,提高了學生成績。
關鍵詞:分層教學 初中數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若仍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法進行教學,長期下來,必然會形成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了,學優生學習沒動力,冒不了尖,學困生卻連基礎知識都掌握不好的局面,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勢在必行,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學生分層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成績的差異等情況,把班內學生分為A、B、C、D四個層次,劃分標準如下。A層:學生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思維能力好,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探究能力;B層: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有一定的解題能力,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不夠強;C層:數學基礎中下,思維能力一般,但數學基礎較差,學習品質不夠好;D層:數學基礎較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沒有自覺性,不能模仿,或只能模仿,談不上有數學能力。
對學生的分層應由老師掌握,不宜對學生公開。教師要清楚教學的針對性,防止優生自滿、差生自卑,盡量保護低層次學生的自尊心。同時,對學生的分層應是動態的,要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
二、教學目標分層
對學生分層后,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策略。A層:設計一些靈活性和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求他們除完成課本習題外,還應盡量多看些有關解題的課外書,鼓勵他們自學;B層:設計的問題應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展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C層:多鼓勵,多提問,多輔導,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其學數學和解數學題的興趣,要求他們在測驗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績;D層:多耐心輔導,多鼓勵,盡量多提問,設計的問題可簡單些,梯度緩一些。要求掌握主要的知識,盡量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爭取在測驗中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績。如對“平行線的性質”的教學目標可分為四個層次。
A層:能理解、掌握性質的推理過程,能靈活運用性質,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B層:能理解、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并能熟練地運用;
C層:能理解平行線的性質,能理解課本例題,會做一些簡單的新題;
D層:能說出平行線的性質,會應用性質進行簡單計算,能夠模仿課本例題,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
三、教學設計分層
為了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將有難度的問題讓A層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優待D層學生,對適中的問題,則把回答的機會讓給B和C層學生。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參與課堂活動,便于激活課堂。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再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引導,例如,在學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對于D層學生,要求獨立完成下列填空及類似習題:(1)已知5>3,則①5+4 3+4;②5+(-7) 3+
(-7);③5×3 3×3;④5×(-3) 3×(-3)。(2)已知a>b,則①a+2 b+2;
②a-2 b-2;③a×2 b×2;④a×
(-2)_____b×(-2)。
對于C層學生,要求他們能夠根據上面的式子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并用文字語言進行概括;對于B層學生,要求他們能夠用數學式子將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表示出來;對于A層學生,還要求他們能逆用不等式的性質解決問題,如
a×(-2)b。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分層次選編練習。D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的練習和A組題中的基礎題;C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大部分練習和A組題;B層學生能完成書上的全部練習和A組題,選做B組題;A層學生另外增加變式題和綜合題。練習、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全體學生都做,學生完成各層次的相應練習,并在作業后選做高一層次的練習、作業。
四、.輔導分層
對C、D層學生的輔導,主要是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師生和諧感情,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面批部分作業,個別輔導,重點突出;對B層學生增加綜合性習題,鼓勵拔尖;對A層學生進行數學競賽輔導,主要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與靈活應變能力。進行分層教學后,對每個知識點都要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測試,以書本練習為主,總分為100分;第二次測試,以平時習題為主,規定85分為標準,未達到標準的學生在下一單元的學習中作為困難學生,予以更多的關注。對幾次測試不滿意者,進行單獨測試,摸清這些學生的底細,從而找出相應的對策。
五、分層教學實行后的反思
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有賴于教師的誘導,若學生不明確學習目的,沒有動機,分層教學就難以實施。總之,實施分層教學雖然有一些困難和不足,但是是一種適合我們當前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使好中差各類學生的特長都得到發展,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分層教學既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又提高了教師的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蘭沖.中外中學數學分層教育比較.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J]2005.03.
[2]王耀娜.中學數學分層教學之我見.成才之路[J].2008年.第8期.
[3]張春發.初中數學分層合作教學的探索.教育革新.2010年第2期.
作者單位:安徽合肥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