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和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與繁榮,音樂藝術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同時,在倡導人才培養多元化和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的引導下以及人才培養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教改形式要求下,以特色教育為代表的音樂特長班在不少學校相繼開設,這無疑為具有音樂特長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這一點已得到廣泛肯定。但就從目前高中音樂特長生的人文素質和音樂素養來看,不容樂觀。下面就高中音樂特長生的現狀、成因及對策談點淺顯的看法。
一、高中音樂特長生的現狀及成因
音樂藝術是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內容包含廣泛的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它以抽象的旋律表達出特有的審美意境。音樂之所以極具感染力,它是作者和演奏者文化內涵、知識修養、情感共鳴的結晶。由此可見,音樂職業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音樂從業者應具備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識,良好的藝術修養和高尚的文化品質以及對音樂藝術的深厚情感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作為高中音樂特長生,顧名思義,“特”就是特別,與眾不同,也就是綜合素質和知識應高于普通學生,而“長”就是長處,是一般學生所不具備的。但從現實情況看,除少數音樂特長生具備較好的人文素質和音樂素養外,高中音樂特長生普遍存在六個方面問題:一是文化知識偏低、學科知識不廣、人文素質不高;二是對音樂缺乏真情實感,音樂學習停留在表層;三是音樂修養不夠,音樂欣賞和鑒賞能力弱;四是急功近利,重技巧訓練,輕功底磨練;五是善于模仿,缺乏創作、創新能力;六是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把高考和考級作為音樂學習的最終目標。這種畸形現象的存在,其原因既有教育方面的因素,又有社會方面
的因素:
1.應試制度成為音樂教育的指揮棒
(1)高考分數成為衡量音樂生水平的標志和決定音樂生前提的關鍵,導致音樂特長生不是把對音樂藝術的追求作為學習的目標,而是把考分作為學習的目標。
(2)升學率成為對學校和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標準,導致教師將音樂特長生的考試技巧、高考模擬訓練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
(3)各種音樂考級、達標考試成為音樂生今后從業的門檻,導致音樂特長生頻于
應付各種考試,無心豐富音樂和文化底蘊。
2.受社會的功利、浮華和拜金等畸形潮流影響,將音樂藝術當作名成功就的跳板或捷徑
(1)由于家長的功利意識和望子成龍的虛榮心,迫使文化課程較弱的子女轉型音樂。
(2)普通專業就業形勢的嚴峻,導致一部分本不愛好音樂的學生為了就業出路而轉向音樂。
(3)社會上各種以商業為目的的才藝選拔、表演和炒作,成為部分演職人員成名和暴富的捷徑,由此催生了高中音樂特長生浮躁的心理。
上述問題反映了中國教育方面和經濟快速發展中文明進步的缺失,我們在呼吁改革教育評價機制、人才選拔標準、倡導健康的音樂價值觀的同時,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教師,僅圍繞著自身的職業,提出一些想法。
二、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非技能
培養
1.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興趣和
情感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和內在的動因,無興趣的學習是被動、麻木的,更不可能有專業上的成就。興趣又是情感的基礎,沒有興趣就不會建立對專業的情感,同時,情感一旦被激發,將會對專業產生更濃的興趣。因此,培養高中音樂特長生的第一步,應激發其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其對音樂藝術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有效的課堂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開展交流活動、注重賞識教學等都是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同時,開展音樂史教育,引導學生音樂欣賞習慣,開展音樂專題評論、鼓勵學生大膽創作,以提高音樂特長生對音樂藝術的情感。
2.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綜合知識和人文素質的培養
音樂作品的藝術水平與作者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審美能力密不可分。偉大的作品,來自偉大的作家,偉大的作家根源于他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文化內涵。無論是作曲家還是演奏家,他們的藝術能力不是體現在音樂技巧上,而是體現在知識修養、人生態度、哲學思想及強烈的感受力上。技巧是對作品表現的手段,沒有內涵的音樂作品,再好的表現技巧,也難以產生感染效果。因而,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的綜合知識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是造就其音樂品質的重要一環。在音樂教學中,除了有效開展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等專業技巧訓練的同時,應重視文學、美術、地理、歷史、政治等人文社科的教育,這樣才能避免音樂特長生先天營養不良。
3.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鑒賞能
力的培養
音樂鑒賞是培養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感受力和提升聽辨、鑒別、判斷力的重要環節。音樂鑒賞能力是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素質的體現,針對當前高中音樂特長生對音樂鑒賞認識不足、訓練不夠的狀況,加強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鑒賞的訓練,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鑒賞會,按照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音樂作品進行比較鑒賞。只有這樣,高中音樂特長生才能夯實音樂的基礎。
4.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實踐能力和
創作能力的培養
實踐活動是檢驗高中音樂特長生學習水平和提升其音樂能力的手段,音樂表演是高中音樂特長生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表演的過程既是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過程,又是體驗的過程,更是創造性的過程。多開展以表演為內容的音樂實踐活動,有利于高中音樂特長生在音樂專業上的快速成長;同時,音樂的創作是一項創造和創新的工作,是開啟高中音樂特長生智慧,激發其音樂熱情,提高其音樂綜合能力,培養音樂創造性人才的措施。
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對高中音樂特長生音樂興趣、情感、人文素質、音樂素養、實踐創新等非技能的教育與培養,是教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是促進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平衡發展,為我國音樂事業造就可塑人才的需要。
作者單位:廣東省高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