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學生的生物底子薄,學習能力不強,自覺性、紀律性差,課堂教學效果很不樂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樹立一種新的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內容,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把生產實際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諧音記憶、口訣助記、小組合作、加強生物實驗,合理利用網絡輔助教學等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實現職業學校課程改革的初衷:切合實際,貼近學生,服務專業,利于創業。
關鍵詞:職中 生物課堂 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是介于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且是在基礎課程之后、專業課程之前開設的一組課程。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職業中學的生物課堂教學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學生的生物基礎普遍很差,有不少學生不知最基本的生物概念;如何使學生提高認識,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本文就此談談個人的幾點認識:
一、改革教學理念,創建和諧生物課堂
1.建立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關心和愛護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作為教師要贏得學生的尊敬,必須樹立崇高的教師形象,以優良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來感染學生。教師要贏得學生喜歡,就必須主動關心、愛護他們,多找他們談心,拉家常、聊生活、談理想、話未來,多與他們下棋、打球等一起活動,只要你把他們當朋友尊重,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熱愛你、尊重你,從而建立起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對你這門課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確立源于課本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
要讓學生想學,就得讓學生知道生物與自己的生命及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用生物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即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實例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如學習到蛋白質時,先介紹下安徽阜陽“毒奶粉”事件中出現“大頭娃娃”和引發嬰兒死亡的原因,鮮活的事例擺在面前,這使學生學習蛋白質的結構和重要作用時特別用心。聯系實際生活案例教學,一方面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讓學生知道了生物知識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樹立專業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教
育策略
職中不少學生對專業課很重視,一心想學好專業技術,認為生物課,只是可有可無的學科,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必須在教學中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讓他們覺得生物對他們學習專業很有用。給機電專業學生教學時,可穿插介紹電弧焊時的電弧光對人皮膚、眼睛和生殖細胞的傷害,并教授給學生一些包括如何正確防護等與相關職業有關的知識。這樣的課堂能讓學生感到很有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改進教學方法,建設高校生物課堂
1.重視實驗操作改革教學實踐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一般對生物實驗都有很大興趣。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實驗過程中還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閃光點,給予鼓勵、贊揚,激發學生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對其存在的缺點,輔以適當的批評,達到促進作用。
2.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果
生物課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圖、文、聲并茂的特點,把靜態、枯燥的文字材料變成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充實,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地反映生物中的客觀事物,并且通過對學生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激發學生對學習對象的注意,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看得高興,學得容易,也使教學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3.利用諧音記憶、口訣助記強化知識
掌握
生物知識多而散,系統性、條理性差,學生在學習時也能學會,但很快就忘,而諧音記憶、口訣助記的特點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而且句式整齊、大體押韻,便于記憶。若將它們正確運用在生物教學中,可以使零散、枯燥而煩雜的生物知識變得易學、難忘,例如:教學動物12對腦神經時教給學生的助記口訣是: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簡潔順口的口訣一下子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選用提問方式深化教學藝術
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反饋的方式之一,是師生相互作用的基礎,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方式和手段。提問在教學中尤其對容易分神、開小差的職中學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導入式、懸疑式、師生角色互換式、溫故知新式、操練式、總結式等提問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引發學生產生心智活動,促進學生思考。但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班級具體情況和不同學生的差異,在提問內容上要講究目的性、邏輯性、針對性和適度性;在課堂提問的優化設計上要考慮到層次的清晰性、時機的選擇性、方式的靈活性、誘導的啟發性、對象的廣泛性、角度的新穎性等,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引導他們獲取知識,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如果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還是一支粉筆、一本書,照書講書,照本宣科,教學效果是難以想象的。
總之,教無定法,在當前的課改大潮中,如何更好地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生物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待于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郭曉紅.找出病因.對癥下藥[J].中等職業教育.2008.1:第14頁.
[2]吳效鋒.新課程怎樣教——教學藝術與實踐[M].沈陽出版社,2004:P15~P23,
P157~P159.
[3]淮陰縣教研室.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J].淮陰縣中小學繼續教育學習材料,1998年8月:P17~P27.
作者單位:淮安市淮陰區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