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是指我們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前,制訂教學活動方案的過程。教學設計與教學效果有著直接關系。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和保證,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形成英語教學藝術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學設計。
一、中學英語教學設計的提出
教學設計這一概念,最早提出的是美國教育家Robert Gagne。自從Robert Gagne提出“ID”概念之后,國內(nèi)外學者對“教學設計”的概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中Leslie J.Briggs提出:“教學設計是分析學習需要和目標以形成滿足學習需要的傳送系統(tǒng)的全過程”。從中學英語教學的角度看,教學設計就是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內(nèi)容,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合理的安排,形成教學反饋的過程。
二、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1.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熟練駕馭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據(jù),教師在英語課堂設計中應總覽全局,組織好教材,考慮好整體教學,安排好課時,分配好各個課時內(nèi)容,設置好每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和練習,把握各課時內(nèi)容的前后銜接。同時,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關鍵,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把教材內(nèi)容激活,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環(huán)境中輕松領會,掌握教材內(nèi)容。
2.教學設計時,要正確把握教學方式
吳立崗在《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一書中描述,“教學方式是教學思想與教學 規(guī)律的反映,它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融為一體,它可以使教師明確教學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樣做,后怎樣做等一系列具體問題,把比較抽象的理論化為具體的操作性策略,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運用。”
隨著課改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學會了掌握多種教學方式,學會了選擇性地使用教材和教法,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
3.教學設計時,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是教育家們一直倡導的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如果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中心就要求教師本身應不斷充電,精心備課。英語課上教師要善于控制課堂氣氛,善于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盡量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努力激發(fā)自己的思維,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
4.教學設計時,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正確選擇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非常重要,要使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所接受,并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必須在課堂上機智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比如當學生對這堂課認識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時,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設計與教學效果的關系
教師上課肯定是要有教學目標的,要完成教學目標,就必須進行教學設計。而要設計好一堂課,教師首先要熟悉教材。根據(jù)教材設計出本科的教學目標,再據(jù)此設計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時間和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準確的教學設計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一堂課時間有限,精確的教學設計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資源,使學生得到最有效的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也可以在課堂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這方面講,教學設計是獲取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關鍵。一堂好課,不在教師水平的高低、知識的淵博,而是教師在40分鐘的課堂上如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該節(jié)課的內(nèi)容。高中英語教學要致力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師必須樹立新課程理念,必須在教學中進一步貫徹以教學效果為最終目標的教學設計,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接受能力最大化。經(jīng)常有很多英語教師說,“我該講的都講了,為什么學生成績還是提不高”。我想,這種情況可能是該教師只顧展示自己的教學技能,而忽視了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