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教育是當代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特長, 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課程之一。但長期以來,由于受我國高考制度沒有重大改變的影響,現代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智育教育更為重視。在孩子們成長階段,“考分”成為他們最大的追求和目標。體育教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難,“重智輕體”現象更為嚴重。大部分學校不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并對其認識不足,忽視了其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獨生子女體質下降、健體意識差、意志薄弱、自律性和抗挫折能力差、厭學等問題日趨嚴重。筆者對我校175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表明:近視、“豆牙型”和肥胖型學生比例明顯上升。同時在課業負擔過重的情況下,輕視體育與健康教育,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發展。為解決上述問題,我校從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對全校30個教學班進行了題為“積極實施體育課程標準,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發展”的實驗與研究,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組織領導
成立以主管校長、教務主任、學生處主任、體育骨干教師為主的領導小組,以體育骨干教師、年級組長、班主任、學生體育骨干為主的實施小組。同時,明確職責和分工,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起到推動和協調作用。合理確定了課堂教學內容,擬定了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和考核體系。依據課標,結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對我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進行深入探討,制定了可行的、豐富多彩“大單元”教學內容。
二、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和拓展
為此,我校在團學會的組織下,學生自主成立了以“籃球社團”“排球社團”“足球社團”“乒乓球社團”為主體的“青春飛揚體育俱樂部”,并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和雙休日時間開展社團主題活動。
三、提高對場地器材的投入、使用和開發來滿足學生多層次、多方面發展需求
近兩年來,我校投入大量資金購置了三十副乒乓球案子,二十組大眾健身器材,裝修了一間形體教室,鋪蓋了兩千多米人工草皮,并動員學生自制健身器材千余件(毽球、沙包、橡膠跳繩),這些器材對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重要的物質保證作用。
四、確定社團俱樂部競賽制度
為使活動發揮廣闊的輻射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學校規定每學期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2~3次專項運動會;組織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體育節”盛會(參加人數覆蓋率達90%以上);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和兄弟學校的各項邀請賽,并將活動效果納入學生個人特長檔案之中,進而達到育人之目的,使學生的情感、性格、態度、人生觀、價值觀向良性方向遷移、默化。
五、為張揚學生個性,各年級組不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特長展示活動。
六、與校醫室、保健教師密切聯系
定期了解學生體質檢測情況,建立簡單的個人個性、特長發展自評手冊,為實驗確立方向指標和活動依據。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經過近兩年的探究,我們收到以下效果: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效提高:1.依據《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測試標準》進行綜合評定(以九年級為例,見表1略)。2.近視率“豆芽型”和肥胖型學生比例明顯下降。近視率由45.42%下降為31.30%,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體育鍛煉的態度由“消極型”轉變為“積極型”,早操、課間操出勤率達到100%。在各個運動項目中,學生的特長率由3%提高到60%以上。
作者單位:甘肅金川集團公司總校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