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的教育形式和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多樣化,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及課堂上的教學策略都需加以改進,而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情感交融,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動力源泉之一。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非常近,他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拍肩摸頭也會使學生因此而受到鼓舞。
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融,可以從師生互愛、生生互愛、人格平等、教學民主四個方面來實現。
一、師生互愛
師生間溝通的渠道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教師的愛。愛是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愛是形成良好師生關系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個性的導航者和引路人,理應受到學生足夠的尊重,但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誠待生,以情育人,通過各種渠道與學生建立濃厚的情感基礎,使學生感到學習生活的愉快。
二、生生互愛
在合作學習中,生生互愛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而小組間的各成員是異質的,在學習過程中強調相互影響,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只有生生互愛,才會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促進。
“智者多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在合作學習中,生生互愛,相互尊重,人人都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就會達到人人都想說、敢說;人人都想做、敢做。達到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人格平等
在合作學習的環境中,各動態因素之間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無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應該是平等的。只有師生之間的關系平等了,教師才會融入每個合作學習小組之中,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傾聽學生意見,尊重學生的觀點,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四、教學民主
教學民主,在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為“觀點開放”和“教學對話”兩種。
“觀點開放”即除了原則性很強的是非問題之外,對許多爭論性的、假說性的、未有定論的、尚有分歧的各種觀點,應持開放性的態度。這不僅是一種教學民主,而且是一種科學態度,它能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適應各種不同觀點及爭論環境,激發他們追求真知的欲望,達到“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目的。
“教學對話”即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真正的、生動活潑的、適合初中生各學段的心理特點的活動。
總之,我們教師如果在課前能夠考慮得越全面,準備得越到位,預設得越充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就越有保障。如果能進一步關注課堂生成,靈活駕馭合作學習中生成的問題,那么,合作學習就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變成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
作者單位: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