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活動不但要適合初中學生的心理與智力特點,還要著力于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這就使得實際能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為此,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把握機遇,深入鉆研地理教材,靈活地采用并創新多種生動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揚學生的個性,以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要。
一、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教材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強調探究、發現式教學,鼓勵學生對地理事物、現象產生好奇心,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這種教學活動更多地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和創新實踐的精神,著眼于教給學生終生有用的知識和能力。
二、注意素質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延伸
素質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教材中的“活
動”“閱讀材料”等欄目,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教材中的景觀圖、彩圖、漫畫、示意圖、新聞報道、數據圖表等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們學會動腦、動手,培養觀察、閱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種圖表,發展智能和進行
審美教育,加強競爭意識教育,讓素質教育真正在地理教學中得以延伸。
三、重視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和技能運
用能力的培養
為了讓學生能適應知識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的需要,必須重視學生地理學習能
力和運用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素質教育強
調“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的具體體現。能力培養方式多種多樣,各種課外活動、填繪圖表、自制地理教具、分析圖表、演講、撰寫小論文等等,都是能力培養的好途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同學們閱讀、收集資料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發展了他們的個性、意志力,同時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也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總之,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通過一系列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探索出培養具有高度自覺能動性人才的途徑和模式,使之有利于人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創造性潛能的發揮,確實使地理學科的教學適應于素質教育模式的轉移,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去,使地理教育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