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對素質教育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全國各地高校紛紛對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研究,這對緩解未來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至關重要,也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很深遠的影響。隨著大學生數量的逐漸增多,高校門檻的逐步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也在逐步加大,所以就需要更科學、更系統、更先進的教育方式支撐。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思考,則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教育。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對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高校的政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環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提高大學生的人格素質修養,注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大學生的一張文憑,而是能力和素質兼具,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建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要求:
1.要始終堅持和擁護黨的方針路線
思想政治教育要針對我國國情,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路線;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擁有民主
觀念和法律意識,對于錯誤思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要推進大學生踴躍參
加社會實踐,拉進社會與學校人生價值觀
念的距離
在思想上,要有創新意識,敢于進取。能夠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交際行為的基本能力。
3.要培養大學生的基本道德操守和
良好的行事作風
不能夠好高騖遠,要踏實肯干,誠懇守信。具備必須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優良典范。
形勢政策教育就是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明路線。所以,想要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標,實施形勢政策教育勢在必行。
二、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問題與不足
目前,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狀況主流是正確的,但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的效果總體上還不夠理想,還沒有完全達到教學所需要
的目標,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1.缺乏足夠認識
思想認識不到位是阻礙形勢與政策教育課程建設的首要問題和癥結所在。
2.師資隊伍不穩定,授課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授課教師往往發展方向不明確,實際待遇偏低,教學崗位缺乏吸引力,教師隊伍的準入條件不明確,缺乏具體的剛性制度,給教學和研究工作帶來了相當的困難。專職教師在職培訓脫節或缺失,學術交流機會相對有限,使專職教師的學術視野趨于落后和狹窄。而更多的是從事黨務、行政工作的領導或從事學生管理的輔導員進行兼職教學,精力的分散導致授課的水平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3.教學手段單一落后
長期以來,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落后。對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定性而不是量化的層面上,基本都是教師講解的傳統模式,在形勢與政策教育過程中,套話較多,案例較少,在教法設計上傳統的灌輸方法運用過多,缺乏足夠的社會調查與社會實踐。
4.缺乏統一教材
表現在與政策出臺、時局變化乃至各種媒體宣傳相隔的時段太長,由于教材的滯后,使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失去了本應具有的嚴肅性,也失去了本應具有的重要地位,最后導致課程建設明顯滯后于其他學科。
三、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基本思路
形勢教育可以引導學生緊隨時代的步伐,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形勢,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創造了更為穩定的社會環境,使學生了解黨的路線以及各項重要方針政策,關注社會民生的敏感話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觀察社會,了解社會。
在組織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吸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識以及新的材料,同時應對國內形勢與國際的大環境相結合,對難點及疑點進行認真剖析。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還應用信息手段對既得的消息盡快傳播給學生,扎實并客觀地進行闡述,切實做到“以事明理,以理論事”,使內容與時俱進,時刻注重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培養學生的時事嗅覺,引導學生正確人事形勢中的各種關系,防止認識的片面性及表面化;同時,形勢教育常常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領域的內容,所以應培養學生快速對形勢了解以及學習相關知識的能力,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開拓學生的事業,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適時介紹與命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力求做到生動活潑,史料翔實,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也對自身的知識結構有所完善。
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使學生以馬克思理論對事物及形勢進行本質上的剖析,抓住主要矛盾,專注于國家發展與社會穩定,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從而實現人生價值。素質教育任重道遠,同樣形勢與政策教育也應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持與認可,才能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德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劍敏,田鴻雁,申曉英.加強和改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0(1).
[2]寧曉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功能的互補融通:基于“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6).
[3]丁冬漢.“專題研討—師生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中的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201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