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教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從問題中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的過程,這種思維具有新穎性、獨創性、發散性。美術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繪畫中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去想象
美術教學中,學生會說:“我什么也畫不出來”“還是照畫課本上的吧”。出現這種狀況,原因之一就是讓學生長期臨摹,缺乏想象力的訓練,發展下去,只會使學生變成墨守成規。故在教學中,先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畫樹和房子,可以先安排15分鐘讓學生大膽想象,通過引導學生從色彩搭配的分析,只要畫面需要,什么顏色都可以畫,以此來表現內心的情感。事實說明:發散性思維對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
很有益處。
二、在寫生課中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
實踐性強是美術學科教學的重要特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學生新奇的想法來源于實踐,創造思維的萌發,更取決于學生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因此,在寫生中引導學生要在自然中發現美、提煉美,要敢于取舍環境中的不美的或根據主觀感受,表現物體。
三、在動腦動手中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泥塑》這課,要求學生用泥捏出各種各樣動物、飾物,這并不難,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好多同學改變了原來物體的形狀和結構,大膽地想象、運用夸張表現手法,設計出有特色,有自己個性的立體泥塑。這一課給同學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學生不僅僅是動手制作、動腦構思,還培養了創造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難能可貴的創造性思維
在創造活動中,有的學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學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因此,這就要求老師敢于表揚標新立異的同學,尤其在批改作業時,看誰的作品不隨大流,有獨到之處,誰的作業就是最好的作業,成功的作業。
當然教師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活動,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不斷探求新的教學方法,創造出富有個性的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方式,力爭使更多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現代社會發展很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獲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觀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藝術創造教學中的青春活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宣化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