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管理中,后進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中有的因青春期的萌動而感到煩惱;有的因成績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獨;有的因強烈的獨立意識而產生逆反心理。對于不同的情況,我們應區別對待,去研究它們、關注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殘損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
康成長。
一、愛護自尊心,培植進取心
較之優秀生,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由于長期受歧視,遭冷落,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為敏感,對他人心存戒備,但在內心深處仍渴盼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
進入新的班集體,他們都有一種“改頭換面、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心理,都希望有個嶄新的開始,作為班主任,即使我們掌握了他們的基本情況,知其有“前科”,也應故作不知,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及時地呵護他們心理向上向善的萌芽,不要進班先警告,動輒就挖苦、揭老底,早早地給他們貼上落后的標簽。
二、以師愛來激勵他們進步
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體,我總是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安排座位,我堅持好中差的搭配;課堂提問,我激勵后進生踴躍發言;班級活動,我不忘留給他們一試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對父母早逝或離異的,我送去慈母般的溫暖;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
三、用自信鼓起學生前進的風帆
一名學生如果缺乏自信,就會在學校群體中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懶惰、厭學、缺乏競爭意識。相反,有自信的學生則充滿朝氣,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就會積極地生活、學習,創造意識也會很強。這就暗示我們:只要我們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就能抓住轉化學生的鑰匙。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注意開展各種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了成功之后增強自信心,利用主題班會,讓學生寫自評和互評、找優點,借此,讓學生產生“我很棒,我能行”的積極心理效應,增強自信心。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本人要抓住一切機會真誠贊美學生。
后進只是一種現象,并非實質,因為后進生和其他學生一樣都渴望進步,只要我們能找到后進生的特長與愛好,給與及時的肯定,加以引導,同時多給他們創造展示才能的機會,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看到自身的價值,找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位置,那么后進生是會轉化的。
作者單位:河南省中牟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