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聲樂課中,如何給學生選聲樂作品,讓學生能完整地演繹這首聲樂曲目是個很值得探究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認為從以下幾方面來把握曲目的選擇。
一、根據年齡特點來選擇曲目
我們所施教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正處于變聲旺盛期和變聲后期,從生理角度看,處于變聲期階段的學生,聲帶彌漫性流血、水腫、聲門閉合不嚴等,過分強調或選曲不當,極易造成變聲期聲帶的損壞。因此,恰當的音域范圍是非常重要的,歌曲的旋律必須限定在歌唱者可以較自如地演唱的音域范圍之內,每一個學生的音域是不盡相同的,在他們力所能及的最高音及最低音的發聲質地也是不一樣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在訓練過程中,歌曲音域的選擇一定要留有余地,應隨著生理機能的完善和歌唱技術的提高,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歌唱每一個音時,既不緊張又不費力地把自己最穩固、最自然的聲音運用到歌曲演唱中去。
二、根據聲樂程度來選擇曲目
歌曲有深、淺、難、易之分,歌唱學習的成效幾乎都體現在歌曲教材的演唱之中。發聲技術練習都是在一定的音域范圍內活動,歌曲教材應與發聲練習的音域發展相適應,音域是歌曲程度的重要標志。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嗓音特點和學習進程循序漸進地選擇相應程度的歌曲教材。我們訓練學生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掌握正
確的發聲及練聲方法,掌握正確的呼吸及
吐字方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及
歌曲表現能力。如果選曲時超出了學生的能力,在技術和藝術上就達不到預期的教
學目的和要求。因此,準確把握學生所掌握的演唱能力,選擇難易適中的歌曲教材是非常之重要的。
三、根據自身的嗓音條件來選擇曲目
歌唱就其本質而言是表現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恨。人的這種情緒變換,都可以通過嗓子表現出相應的效果。每個人表現出的這些聲音效果都蘊含著各自的特色。由于每個人的性別、歌曲生理機能及后天得到的聲音訓練的不同,產生各自不同的聲種、音域、音質及歌唱能力的差異,所以如何來選擇最適合于他們唱的歌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教師在選擇歌曲練習時特別要注重個人差異,依據每位學生的嗓音特點,從廣泛浩翰的歌曲海洋中選出內容適合、程度相等的歌曲。值得一提的是,切忌憑著優異的嗓音條件去選力所不能及的歌曲,在具備一定的聲樂程度和進入較穩定成熟的生理、心理條件后,再決定向各自特色“唱法”方向發展則更為妥當。這樣,才能揚長避短,美化聲音,提高演唱的藝術效果。
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中如何認識選材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確地科學地選材,是聲樂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聲樂教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招遠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