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上的有效學習時間決定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成了共同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而將有效教學理念引入課堂,已成了時下眾多高中英語教師必用的方法。筆者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多年,從有效教學滲透到英語課堂實踐中得出以下體會:
一、有效教學一定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以語言實踐
教師首先要切實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從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和活動為中心的新課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有所用,在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樂學興趣,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真正變英語教師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教學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
教師要確定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思想,即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知識,而且要愛學英語,會學英語并且會用英語。這種教學思想就是要求教師從學生發展過程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發現、得出結論,要求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再創造”來獲取知識,主動積極地在自己頭腦中建立和發展認知結構,上升為新的實際。學生所要獲得的新的英語知識不是教師灌輸的現成成果,而是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和活動以自己發現并得出結論。因此,在教學的思想、觀念上必須清醒地樹立這樣一個教學觀念:學生的實際就是教學的起點,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組織教學。
二、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樹立大英語教
學觀,關注學生的學習
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不僅要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語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科學的方法是通向高效學習的橋梁。教師要讓學生具有知識的遷移能力,能科學地把握課堂時間,學會創造性學習。所以,學生的知識學習、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和情感都要滲透到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和諧作用,盡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環。英語教學始終牢記用語言做事,交際教學并非僅指口語和聽力,而是全面技能,聽說讀寫的相輔相成,語法教學必須有序進行,扎實把握好基礎,要在教學中重視鞏固擴大這些基礎知識并學會在語言輸出中的應用。
教學中要正確估量教師的態度、價值和個性對學生和學習的影響,著力教師的自主發展,把自己的經驗思考轉變為以經驗為基礎的理論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學行為的反思水平,增強自己對真實英語的語言應用意識,把自己在新理念下逐漸積累而成的富有個性的見解、創意及教育教學實踐案例運用于教學中,與學生共同進步。
三、有效教學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法,實現情景、知識和交際的過程統一
要建構一個高效的英語學習課堂,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影響學習效率最主要的因素,它對學習效率和成績的影響比能力、教法、學法都大,興趣牽動著學習的各個環節。興趣提高→主觀努力增強→學習過程控制更趨合理→效率提高→成績提高,能力增強→信心更足、興趣更高,造成良性循環。因而,教師的首要任務必須竭盡心智,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差生,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真切地體會到英語學習中的成就感,分享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其次要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從起始年級就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培養,并落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全面關注學生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牢記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突出有效教學的原則,整合多元學習方式,勇于實踐,積極反思。以教材為基礎,激活教材,開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