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學指導
記得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現在的文盲是不識字的,那么將來的文盲則是不會學習的?!彼鞔_告訴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自學能力對于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知識的積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自主學習。比如,對語法教學,可先用學生自學、討論、歸納的方法來處理。根據教學目標布置思考題,被動語態(tài)的含義是什么?被動語態(tài)和主動語態(tài)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樣構成的?如何使用?學生通過上下文自己去理解生詞的意義,也可自己查字典去明白其用法,或者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設計情景,進行功能訓練。這就要求老師課前必須經過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和在確定好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盡可能科學地設計出自學提綱,學生帶著問題系統(tǒng)自學,這樣做學生心中有數,目標明確,需要指出的是自學不僅僅是學生本人自己學,也可相互討論、相互補充、相互糾正,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也使得自學實踐活動得到深化。
二、啟發(fā)思維
從孔夫子說過的“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到蘇霍姆林指出的“教師越是善于給學生思維活動賦予一種解決任務的性質,那么學生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積極地投入這種活動”。所謂使思維“具有解決任務的性質”,也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有目標地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叭浇虒W法”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自學、自動地參與到深層次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生經過了第一步的自學指導后,對詞匯、語法、功能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于有些語言的綜合運用比較模糊,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這時需要老師通過啟發(fā)、點撥,指導學生由表及里,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然后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感受了學習英語的樂趣,而且提高了他們獨立分析問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大大啟發(fā)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強化效應
首先要把握教材,對教材的相關內容有個全面的了解,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教師通過一些提高性的討論題、思考題來強化教學的重點、難點,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講評時要重點解決,查缺補漏,并對個別問題實施個別指導,以達到強化鞏固的目的。同時引導學生結合老師所講內容和講授思路,將所學知識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拓展視野,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增強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強化知識的同時,要及時肯定學生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即使是細微的進步,也應加以肯定、鼓勵,使學生內心產生成功感和成就感,產生對新知識的熱愛,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