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與生活最接近的科學。怎樣才能更好地把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應用于生活,這就需要不斷搞好化學教學工作,然而在化學教學活動中的習題教學更是一個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如何讓學生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對化學計算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更是每位化學教師比較頭痛的問題,對此,我談一點在習題教學中的體會:
一、擴散思維,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的訓練可使學生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封閉的思維開闊起來,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和廣闊性。同時,當多種解題方法在頭腦中凸現時,學生自然會對它們進行分析、比較,篩選出最佳方法,達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優的目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解題方法。如果認為哪一種方法自己更利于掌握,便可以應用這種方法進行解題。比較有針對性,充分結合了新課程的理念。
二、開動腦筋,一題多變
化學習題更能體現出化學這門學科“千變萬化”的特征,只要我們將一個題目的已知條件、設問角度或求解目標稍作改變,便可得到一個“題簇”。題目變了,審題視角要變,思維方式也要變。但“題簇”里的各個題目牽涉到的知識點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其解題方法有相似的一面。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中考常出現這樣的情形,學生反映某個(些)題目被老師“猜中”了,高興之情溢于言表,老師講過嘛,可成績揭曉,傻眼了,怎么這個分數!顯然,考中的題實則是一個變題,但學生不加思考,照搬老師所講解法,結果出錯。所以,教師在講題時不能把思路局限于一個題目之內,要多行“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做到處變不驚、應付自如。同時也能夠由此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
三、更新觀點,特題特解
有此題跟常規題迥然不同,它立意新穎獨特,乍一看缺少條件,無從下手,似乎“山重水復疑無路”了,但只要換一下腦筋,打破思維定勢,用第三只眼以嶄新的視角來審視它,就會找到特別的解題辦法,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現有蒸氣C2H5OH和C2H6組成的混合氣體,已知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求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粗看無從下手,但仔細一分析,可知混合氣體中碳、氫的原子個數比是個定值,并不缺少條件,當然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
四、靈活應變,新題新解
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和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開展,新題層出不窮,信息遷移題應運而生,現已成為考查學生能力的一種主要題型。這類題突破了大綱的限制,教師應引導學生先通過閱讀題目給予的信息,理解、消化了沒有課堂上學過的新知識,再運用它在新環境中解決題目中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在于充分理解信息,然后通過分析,利用信息來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只要善于分析,能讀懂信息,這類題的難度不大。
總之,化學教學能否取得好的成績,習題教學非常關鍵,只有充分運用上述各題型的講解,充分運用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融會貫通以后,才會達到“5×1>1×5”的效果,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才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題水平,才能夠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興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