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在當前“堅持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新時期,盤點現狀,把握
未來,如何繼往開來成為適應時代發展
的新型教師,是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值
得認真思考的課題。
中學信息技術課不單單是操作性比較強,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和提高學
生的信息素質,也是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
一個主要目的,這個目標在新課程的推進
中更進一步地體現出來。信息素質教育不是集中的,而是在學生參與活動或練習的
過程中,通過點滴發現和教師的有意引導
來逐漸培養起來的。所以要從課堂教學的具體細節,從組織活動的具體細節中不斷通過教學實踐過程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
課堂氣氛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氛圍。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新課程所推崇的協作學習方式就會更好地體現。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創設一種愉悅、和諧、充滿人文情懷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能夠平等對話,完成情感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師生能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和時空,激發學生用實踐創作作品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學生渴望繼續和深入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強烈。在真實的信息技術實踐課堂上,要通過不種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情感染學生!用親切的語言鼓舞學生!
信息技術課不僅僅是傳授一門技術的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學生畢竟經歷少,在自己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就要適時點撥,根據學生已有的“相似”知識,引發他們自己找到答案,并能夠進一步反思。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不是全部。教師課前要精心設計,如何發揮教材的最大優勢,讓學生吃透教材,又可以學到教材以外的相關知識。例如,在講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時,讓學生上網查找各種類型的病毒,并結合今年出現的“U盤寄生蟲”“文件夾寄生蟲”變種病毒等,請有切身體會的學生談談中病毒后的癥狀和損失。
學生上信息技術課的熱情都很高,但是他們熱衷于的是上網聊天和打游戲,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我們不能不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心理,但也不能按照學生的意愿上課。所以教師還應該研究學生,研究他們的心理,研究他們為什么喜歡打游戲,而不喜歡上課。通過研究,我發現學生都喜歡自由的感覺,不喜歡屏幕被教師控制,因此我讓他們瀏覽我準備好的學習素材,自己動手操作。
課堂是課程和教學活動的綜合體,課堂研究包括研究課堂實施、師生關系、教學環境等多種教育教學因素。除了研究自己的課堂,還可以研究別人的課堂。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課會有很多未知情況發生,我在給學生講網絡知識時,網頁上彈動的美女廣告讓課堂一陣喧嘩,這時候我就因勢利導告訴學生上網我們該做些什么,不該做些什么。網絡有時候會讓我很尷尬,作業傳輸不了,頻繁死機,感染病毒等,這些突發事件都要求我隨機應變,組織調度好整個課堂教學。
課堂是開放的,學習也是開放的。我們應該走出來,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合作。既強調個體積極能動的自主學習,又主張群體和諧友好的合作學習,從而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教師應該是學生中的一員,一個特殊的合作者,在探討中師生共同完成知識的建構。合作的過程是友好的交流討論,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合作中往往能碰出火花,也可以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文檔排版中,我先準備好素材,編輯報紙的一部分,然后讓學生評論并修改制作完小報。在用VB編程時,我啟發同學們用多種方法解題,同學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解題方法,他們的思路也啟發了我的思路。
信息技術如果獨立于其他學科,它的優勢就得不到有效發揮,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例如,在制作其他學科課件時,僅僅懂得教育理論,掌握軟件制作技術是不夠的。與其他學科老師合作,就可以制作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課件,我在幫本校老師制作課件中深有體會。
新課程是形勢所趨,它講究的是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尤其是信息技術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從學生的實踐出發,想他們所想,引導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關于教學的探討是永無止境的,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有很多地方要去完善和改革,但是究竟如何完善如何改革還是要從實踐出發,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全國的信息技術教師都能感悟自己的教學實踐,將自己的好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拿出來供大家討論和參考,從而全面促進整個信息技術課的發展,加速我國信息教育的前進步伐,為培養21世紀的合格人才而一起努力!
作者單位:魚臺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