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習作教學,一直是許多教育專家和一線老師探討的問題。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5年來,一直執教中高年級,對于學生習作,我最推崇這樣幾句話:習作的前提是興趣,習作的源泉是生活、習作的基礎是課堂、習作的關鍵是閱讀、習作的秘訣是多練。許多學生不喜歡習作,很大程度是對習作沒有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內心產生一種奮發學習的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習作的強烈欲望。就學生學習習作來說,教師一旦激發起學生的習作興趣,學生就會自覺地寫,刻苦地練,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一直是我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我也看過不少這方面的論著,總覺得不少論著理論太高,離實際相差太遠。
因為要參加教科所組織的論文評比,我得以坐下來去思考:我們的習作到底如何教?學生的習作興趣如何培養?“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學”(葉圣陶語)。小學生每天從學校到家里,兩點一線,上課、下課、作業、考試,如此循環,頗有單調乏味之感。特別是在全省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的情況下,如何讓學生的習作水平得以提高,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反思10多年的語文教學經歷,10多年來,我所指導的學生有60余篇文章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一百多篇習作獲獎,其原因是我一直在班級里組織了一個習作興趣小組,并堅持活動,不厭其煩地加以輔導,從而使得我班學生的習作水平一直在當地小有名氣。
我組織習作興趣小組的原則是“自愿
參加,自愿退出”。學生由原來的“老師、家長要我學”變成了“我自己要學”,輔導訓練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帶著“老師、家長要我學”這樣的心理參加輔導,總有學生不專心,作業完不成。“我自己要學”,學生專心致志,作業也認真完成,質量自然比以前要好的多。
怎樣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我的感觸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老師平時的一言一行能培養學生的興趣
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要抓住不放給予鼓勵、表揚,能使學生對習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教五年級時,我在班級里搞習作競賽,每一周變著花樣讓學生寫,大到重大節日,小到學校、班級搞的活動,都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篇幅可長可短,只要寫,就會有收獲。在我的這種善意“忽悠”下,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班級習作競賽獎狀。我還堅持向報刊雜志投稿,每當我的“豆腐塊”發表, 我都拿到班級里炫耀一番,以此激發孩子們的習作興趣。并把稿費通知單拿給他們看。這樣,學生的習作興趣普遍濃厚,而且具有持久性,師生你追我趕,其樂融融。假期中,一天晚上,我在小區附近散步,遇到一個女孩子,喊我老師,一交談,原來這個女孩小學四、五年級是我教的,已經大學畢業,和她聊了一會,她一再說因為小學習作底子打得扎實,在大學里多次獲得校作文比賽一等獎,她讓我一定堅持把當初輔導他們習作的做法做下去。聽了她的話,我更堅持了我的做法。
二、老師對學生的激勵能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老師抓住一篇普通的文章說:“如果把這幾個句子改一改,那么你的文章就上了一個檔次,離發表獲獎就只差一步了!”學生聽了會怎樣?他們會產生幻想,產生創造力,從而樹立自信心。許多學生的獲獎都是建立在老師對學生的激勵的基礎上的。我的學生有一百多篇習作獲獎,沒有學生的自信心,沒有學生的創造性,沒有老師的激勵,就沒有這樣的成績。
三、老師對學生的信任能培養學生的興趣
我班一個叫王問的女學生,寫了一篇全國性征文大賽的稿件,為了能夠獲獎,她自己說已經改了七遍了。我打開一看,文章字跡模糊,篇幅長而重復,層次不清,重點不突出,是一篇“劣作”。我看后,本來想說“不行”,但轉念一想,這個“不行”也許會否定孩子幾天的汗水與心血,也許否定了她的創造性與興趣,也許從此她會一蹶不振,對習作失去興趣。想到這里,我一反常態,笑著說:“了不起,有兩下子,文章有新意,不過......”學生聽了以后,禁不住飄飄欲仙,笑臉如花,拿著我一字沒改的習作,美滋滋地走了。在我的不經意提醒下,幾經修改,她的文章最終成稿,終于獲得了全國三等獎。拿到證書時王問同學那個高興勁,我至今難以忘記。
四、學生間的競爭能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就說上面提到的那位叫王問的女生吧,平時并不起眼,得知她獲獎了,班里的其他學生先是驚訝,繼而羨慕,后是不服。我就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創造競爭環境。“我也來試試!”許多學生拿起筆來相互競爭,結果許多學生在各種比賽中頻頻獲獎。
學生獲獎,我也得到了實惠,班級語文成績自然不必說,學校每學期獎勵給我的輔導老師獎金就好幾百,惹得不少年輕老師羨慕,進而帶動了全校習作教學的熱潮。
總結自己十多年的的習作教學,我覺得作為指導老師,要千方百計地培養和維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其更有活力,更有生氣。《語文課程標準》把兒童作文稱之為“寫話”和“習作”,就說明習作姓“小”名“習”, 兒童作文是一種練筆,我們就應該要降低習作的難度,貼近兒童的實際,讓兒童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著力培養兒童的習作興趣,增強兒童的習作自信心,進而珍視兒童的獨特感受,尊重兒童的話語方式,呵護兒童的稚嫩思想,最大限度地讓兒童收獲習作的成功和快樂。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瓦窯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