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是整個化學課程的起始階段,它以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把與人類生活、生命息息相關的物質作為基本的研究內容。在教學中主要以這些物質為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實驗探究來認識物質及其變化。了解化學變化的奧妙,用五彩繽紛的化學物質和豐富多彩的化學變化讓學生體驗化學之美,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物質世界。可以說,初中化學教育主要就是啟蒙教育。
一、化學啟蒙教育要面向全體,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國目前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填鴨式的被動接受、技藝、模仿,輕視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過分的注重課本知識,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過分夸大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往往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不能自主探索和交流,這樣的學習方法很
難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反觀西方發達國家的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強調學生實際體驗的學習模式則比較科學,因此在教學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習,突出學生個人的發展是搞好啟蒙教育的關鍵。
1.擺正師生關系。學生主體地位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決不能高高在上,建立在心靈相通,民主平等、和諧、友誼的師生關系才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展。
2.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發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教育觀念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體現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師要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實驗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親自動手去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圍繞研究課題,主動搜集加工處理相關材料,并得出結論。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可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實踐活動,并在不斷學習積累中促進自身不斷發展完善。
二、化學啟蒙教育要注意學生創新能力
的培養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可見,創新人才的培養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何等關鍵。化學啟蒙教育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充分挖掘
學生的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要注意幾點:
1.培養平等、民主、互信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是內在的組織者,學生作為有獨立主體人格尊嚴的人積
極參與教學活動,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相
互信任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以獲得創
造的喜悅與成就感,體會創新的價值與魅
力,逐漸增強創新意識。
2.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加強化學與現代化高科技的接軌以及和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突出化學的實用價值,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以激發學
生的化學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
3.改進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設計探究性試驗,培養創新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探究性實驗在激發學生創新欲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驗證性實驗無法比擬的優勢。
5.教師要有意識的進行科學史教育。介紹科學家的創新成就,用科學的事實教育學生,科學的發現過程就是創新過程,科學成果往往屬于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從而使學生樹立立志創新的遠大理想。
三、化學啟蒙教育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學習
的直接動力,作為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的
作用就是要深入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興趣是由好奇心、求知欲發展而來的,好奇心是人們對新奇事物積極探求的一種心理傾向,是人的一種天生反應能力,也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可貴動力。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初中生的好奇心表現得非常強烈,對各種新奇事物都表現出好動、好問,對實驗儀器總想摸一摸,動一動。對于新感受的事物總喜歡問一問“為什么”,教師應當珍惜學生這種可貴的好奇心。當好奇心迸發出奇異的火化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捕捉,并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求知欲使人們對某一方面知識探求具有一定的的心理傾向,求知欲是好奇心的深化,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初中階段是人的求知欲最旺盛的時期,探求的對象
由外在的表面轉向內在的本質,他們不僅
喜歡具體的操作,而且對抽象的概念規律
等理論也有強烈的探求欲望。求知欲是青少年走上科學之路的主要因素,也是促進
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主要動機。在求知欲很強的情況下,人們注意力集中,精神振
奮,觀察、記憶、思維都處于最佳狀態,是學習研究的理想時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手段促進其轉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復表現出來就形成了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或活動的興趣。愛因斯坦又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永遠勝過責任感。”這是因為當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時,大腦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神經細胞十分興奮,對學習效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
學習興趣。具體方法可歸納為:
1.充分利用化學實驗。觀察和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它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引起學生的直覺興趣和操作興趣。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設計制作教具,增加一些有趣的試驗。還可以創造條件把演示試驗改為分組試驗。鼓勵學生多動手,
主動參與,在相互協作中提高學習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生動形象的直觀性,不受時空限制的再現性,變化過程的模擬性等優點。多媒體課件以其聲、色、形、圖吸引學生。創設問題情景激發興趣,誘導學生思考,及時地實現教育信息向教育成果轉化。多媒體教學可使學生充分調動多種感官的功能,使其在觀察、思維及動手方面做到全面培養。
3.加強語言教學的趣味性。教學語言在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循循善誘的敘述,條理清楚的講解,貼切的比喻,引人入勝的提問、設問都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考。這些都能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帶入五彩繽紛的化學世界。
4.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加強自身修養,高雅的氣質、不凡的談吐、瀟灑的外表,都能引起學生對你的好感,進而影響他對這一門課的興趣。
5.改進教學方法,要培養學生興趣就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使用那些能體現學生生活實際內容,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并保持學生穩定的學習興趣。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起源于驚訝和疑惑。”教師要巧妙地設置懸念,以激發學生探索化學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
6.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興趣之所以發生,實際是學習成功的結果。蓋茲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感的,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知的努力。”成功與興趣是成正比的,成功能使人更執著。很難想象一個長期付出努力、卻沒有取得多少進步的人還能興致勃勃地學下去。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尤其是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它會像春雨一
樣滋潤學生的心田,可使學生獲得精神上
的愉快,從而重新鼓起學習的勇氣,對化學產生興趣。
作者單位:貴州省雷山縣第三中學